香港时评人刘锐绍指,虽然张晓明称有人意图夺权、颠覆和渗透,但实际被夺权、颠覆和渗透的是香港,而非中共。图为时任中联办主任的张晓明(中)不避嫌地与香港建制派人士共进午餐。(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3月16日讯】本月12日,港澳办常务副主任张晓明在北京抨击香港民主派,指香港政治问题是“夺权与反夺权、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中央没有退让的余地。香港时事评论人刘锐绍直指,香港人未夺取任何权力前,其选举和被选权已被剥夺;民主意识未颠覆大陆前,已经被中共反颠覆;主权移交20年,香港各界皆被渗透;感叹到底谁在夺权、颠覆和渗透?!
张晓明言论本末倒置
日前,张晓明正在香港展开一连三日的会见,称听取各界代表对有关修改香港选举制度的意见。对于张晓明所指的夺权、颠覆和渗透。刘锐绍(夫子)表示,首先要搞清楚“谁在夺谁的权?谁在颠覆谁?谁在渗透谁?”这样才能认清事实真相。
刘锐绍指,北京一直宣称外国政府藉香港民主运动颠覆中央政权,惟此言差矣,“外国在香港一无政权、二无军权、三无行政权,又无司法权和专政机器权”,唯一可以影响香港的就是西方的意思形态,包括对民主政治体制的要求。
而香港人争取民主自由的思想,并非外国强加于香港的,而是出自于人性本身,与生俱来对自由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大陆人知识分子中也有存在,刘续称,但中共移形换影,转移焦点,“讲到好像外国政府在夺中共政权,同时暗示香港人争取民主自由也是在夺中央的权”,实在本末倒置。
香港人在未得到任何权利前,自己的选举和被选举权已被剥夺,换言之,是北京先夺港人的政治权利。
谈到“颠覆”,刘锐绍指,“北京在颠覆香港现有的制度,而该制度也是在北京在当时情况下同意的,包括北京自己制定的比例代表制。”
在香港主权移交初期,北京为向台湾示范“一国两制”、高度自治,谓“井水不犯河水”。刘锐绍解释说,若有港府官员出席某活动,中共官员基本都会避嫌不参加,“当时算是有节制,但现在不是了,‘井水’排山倒海地涌过来”,不论公开还是私下,中共官员已经不再避嫌,而香港本地组织皆被中共所渗透。
北京不会给香港民主选举
至于特首选举方案,刘锐绍透露,早在1994年已经有人建议给江泽民一个“前门、后门”计划。所谓守“前门”,即中央成立一个“特首提名委员会”,所有参与选举的人士须经该委员会审查,中央认可后方成为候选人,“这样一来,即使一人一票选举都没问题,因为所有候选人都是中央认可的人”。所谓守“后门”,就是放宽参选限制,人人皆可报名参选,但不合中央要求的人士在成为候选人后,由“特首提名委员会”劝退或者取消其资格。
刘续指,即使这种“前门、后门”的办法,北京都不同意,“在心理恐惧之下,被否决了”。虽然张晓明称,泛民不等同反中乱港者,“爱国泛民”将来也可依法参选、当选。但今时今日,中共更加不会放松对香港选举制度的箝制,因此“北京官方的很多讲法,其实是骗人的”。
北京又物色新“忠诚废物”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早前在报章撰文,指北京在新选举制度下对建制派的要求提高了,需要的“不是橡皮图章或忠诚的废物”而是“贤能的爱国者”。此番言论引发建制派的不满,民建联的叶国谦表示对有关言论“很反感”,指“忠诚的废物”是“很没有礼貌、侮辱性”的字眼,指田飞龙是“废材(废物)学者”。
刘锐绍指,这些“忠诚的废物”也是北京当时培养的,现在北京又开始物色新的可利用之人。刘透露自己此前认识一位人士,被利用后言辞不慎,惹北京不满即遭遗弃。另外,他认为北京在使用新人前,必须转变思维,不能只要求新人听话、臣服于北京。
以“自由党”为例,97时当局主张“留住英资、巩固港资、壮大中资、吸引外资”,因此中共急于统战香港大商家,支持商界人士参政,成为后来的自由党;但当自由党发觉中共伤害香港或工商界利益时,中共开始不满,于是捧另外一组织上位。刘锐绍指,这反映了自己对中共一贯的看法——“为今我所用”(一切都服务于眼前利益)。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