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省发布消费增速目标 要逼百姓花钱?(图)
在“两会”期间,消费成官方热议话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3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在“两会”期间,消费成官方热议话题,多省此前也发布了今年消费增速目标。但是,在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经济下滑的影响下,百姓并不想花钱消费。
投资、出口和消费被公认是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中国的投资和出口增长乏力,尤其北京当局经济内循环的策略,更需要民众消费扩大内需。
官媒《新华社》报道称,去年在“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拉动,今年将如何提振消费?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是指企业或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通常来说,经济学界观察各地市场消费情况主要看这一指标。
中共政府“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在热议这一话题。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
在此前各省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省设定了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具体增速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目标增速在10%以上的有海南(15%左右)、广西(12%以上)、山西(10%)、云南(10%以上)、四川(10%)等地;河南(9%)、安徽(9%以上)、宁夏(8%左右)、陕西(7.5%左右)、重庆(7%)、甘肃(7%)等地将这一目标定在7%以上。
2月17日,《财经》杂志发文解析中国消费情况,受COVID19疫情和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中国民众2020年收入少增约1.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在收入增速严重放缓的同时,民众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提高,中国住户储蓄比2019年同比多增1.6万亿元。在收入增速严重放缓、消费下降的双重打击下,2020年全年最终消费出现1978年以来首次下降。
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COVID19疫情期间民众经营性收入受影响最严重,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受影响为甚。在工资性收入受影响的人群中,非全职人员及城市流动人口等是最直接的影响群体。
西南财经大学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年收入3万元以下和3万-5万元的家庭,预期消费减少幅度最大,表明低收入阶层在收入方面受到的冲击大于中高收入阶层。
更值得重视的是,中国民众可支配收入增速实际已连续多年呈持续下滑状态,自2012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7.4%及2019年的5.8%。
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和民众消费倾向下行,不仅对消费构成双重打击,而且是导致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的两个直接原因。
中国社科院在去年12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的收入和消费情况都堪忧。
这份报告名为《休闲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内,中国国民年均休闲消费为5647元。其中,个人休闲消费开支在1001-3000元的占22.7%,在3001-5000元的占10%,5001-10000元的占11.1%。11.8%的人年休闲消费开支超过10000元,但却有高达44.4%的人一年的休闲消费开支只有高收入族群的十分之一,即在1000元以下。
如果以此民调结果为样本,放大与中国14亿的总人口对比,这代表有6.2亿人(44.4%的人)每月的休闲消费只有83元。另有3.2亿人每年则有3000元以下,相当于每月约人250元的休闲消费资金。
针对该报告,台湾中经院副研究员吴明泽对《美国之音》表示,从这份民调可以看出,多数中国民众仍着重在基本生活的消费,少有休闲娱乐消费,而且低收入人口的占比仍高,再加上贫富差距严重,实在让人很难相信中国已经做到全面脱贫、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
吴明泽解释说,333原则是小康社会基本的评估准则,意即,一般小康家庭会将其收入的三分之一花在维持基本温饱的生活开销上,另外三分之一作为储蓄,最后的三分之一则作为生活享受和休闲娱乐的花费来源。
吴明泽强调,除非大多数的中国人只挣钱、不花钱,否则此民调显示,中国可能有超过六成的人口(约9.4亿人)每年的休闲花费都低于3000元,代表他们过的仅是糊口的日子,实在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富足的小康社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