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感叹自己“一朝春尽红颜老”。(图片来源:看中国制图)
前几年有一个热播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曾经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你知道吗?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就来自李清照的《如梦令》词,而李清照这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竟然借用了诗人韩偓的《懒起》诗中的场景,而韩偓则是李商隐的外甥。一起来看看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的词调源于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忆仙姿》,后苏轼改名为《如梦令》。而千古《如梦令》中最好的,无疑就是李清照的这首。尤其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知收获了多少赞美之词,甚至到了天下称之的地步。它既显示了李清照非凡奇绝的想像,又不失自然清新的格调,真可谓独具匠心,人工天巧。
早晨起来,因为昨晚吃了酒,头还是有些晕。词人慵懒地靠在床上,看着侍女卷起门帘。她突然想到,睡觉前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也不知道院里开得正好的海棠花怎样了?会不会受到风雨的摧残呢?于是她就问了一句。侍女把头探出去看了看,然后回答道,还好,还好,海棠花还开着好好的呢!听了侍女的回答,词人叹了一口气说,唉!你知道什么呀?经过一夜的风雨,海棠花一定是“绿肥红瘦”的了!
这“绿肥红瘦”当然是指海棠花的叶子在雨水的滋润、冲刷下,更加翠绿浓密,而红色的海棠花朵,却凋零的差不多了。
词人此时还没有起床,她并没有亲眼看到海棠花的样子,可她却断定海棠凋谢了很多,这是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植到了海棠花身上,她是感叹自己“一朝春尽红颜老”呢!
晚唐诗人韩偓的《懒起》,里面有这么几句: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韩偓是李商隐妻姐的儿子,少年天才,李商隐赞他“十岁裁诗走马成”,“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清照的词与韩偓的原诗比起来,语言更加新巧别致,情绪更加起伏错落。韩偓的诗“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花是花,我是我,意境虽美,却情意平乏;而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个“应”字,点出了词人看重的不是实景,而是心情。她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海棠花,却将心比心地想:那么柔弱的花儿,怎经受得住一夜的风雨呢?而一个“瘦”字,更道出了词人和花的心心相通。在词人的眼里,花瘦就是人瘦,人瘦又怜惜花瘦,而花儿正是词人自己呀,在她心里,自己就是那经受风雨的海棠花呀!
这种意境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但在这首词里,李清照更加霸道。她连“观”这个过程都省了,她已经超越了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因为她根本无需去看,她的心就是花的心。她不是要把“我”强加于物,而是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纤细洞察力,让“我”和花儿之间的那个障碍物--“帘”,在心灵交汇当中不复存在了。
这就是婉约词人李清照的惜春情怀。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