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经济部为协助厂商布局人工智能(AI),并提出“AI on Chip研发补助计划”,已吸引神盾、力旺与英业达等大厂商提出研发案,每案投入规模逾上亿元新台币。图为部长王美花资料照。(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1年2月16日讯】中华民国经济部为协助厂商布局人工智能(AI),并提出“AI on Chip研发补助计划”,已吸引神盾、力旺与英业达等大厂商提出研发案,每案投入规模逾上亿元新台币;技术处预期,台厂在AI技术不会缺席。另外台湾近两年迎来大规模民间投资,过去的“五缺”议题再度受重视;盘点政府改善绩效,经济部对此表示,土地去化逾百公顷,至今水电供应无虞,唯独人才劳工为结构问题。亦即,五缺有解方,又以“三缺”解决效益最明显。
台厂商携手开发AI芯片 经济部出钱帮忙
据《中央社》报导,2019年6月经济部技术处提出了AI on Chip研发补助计划,迄今仅3案申请通过,显示要拿补助有门槛。
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的技术长张世杰认为,台湾许多大厂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控制芯片,手机、电视、车子等皆有,但人工智能要应用在芯片上,等同于要结合硬件与软件,相当复杂。
然而,开发人工智能芯片是趋势。经济部技术处的副处长林德生认为,早期台厂主力为代工,不会涉及规格,如今要自主开发,便必须串接IC设计、制造、封装到应用端,而各领域厂商筹组了台湾人工智能芯片联盟(AI on Chip Taiwan Alliance),通过不断沟通与合作,将不同制程跟功能的芯片整合在一起。
当厂商强强联手且在研发上有眉目时,却苦于没有经费,“开芯片很贵,要做的话,要花很多钱”,林德生说。此时政府的临门一脚发挥作用,推动了补助计划。
经济部技术处的技正陈曼蝶进一步说明,该补助计划的用意在于鼓励业者去挑战很高的技术门槛,AI芯片前瞻技术与产品研发将来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强大竞争力。
截至目前,投入规模最高申请案是神盾与力旺合作计划,总投资金额5亿元,技术处补助2亿元,两家将切入面板指纹解锁领域开发。
陈曼蝶对此解释,指纹辨识功能是通过传感芯片进行,如果手机面板上任意按压都能解锁的话,整个面板下方须都铺满传感芯片,如此一来,费用非常高昂,AI功能可以提升精准度,成为解方。
不仅手机面板,或许车用解锁未来也能使用。陈曼蝶说,这样的技术开发出来之后,应用面会相当广泛。
另外,英业达和台湾发展软件科技共同切入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且总投资金额2.2亿元,技术处补助了9000万元。
陈曼蝶对此说明,系统大厂会希望拥有自己的芯片,将来可以扩充应用,不需要重新开模组,这便需要软件编译工具协助,促成这两家合作契机。
凌阳科技与钰立微电子则提出3.98亿元研发计划,将会专注在共享智能运算领域,技术处也补助了1.59亿元。
迎接投资动能 经济部解锁土地水电“三缺”
2015年工总曾提出产业界面临五缺(水、电、地、工、才)的困境,有待政府重视问题,近年受惠于美中贸易战促使海外台商回台投资,国内厂商亦加码扩充产线,台湾掀起了投资热潮。
经济部投资处日前统计,2019年跟2020年累计落实投资金额6322亿元新台币。历经大规模建厂热潮,政府更打算把台湾塑造成高阶制程中心,“五缺”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突破点。
针对水电部分,水利署指出,台商回流多会选择已经开发的工业区,用水需求在工业区的计划中已有保障,若台商选在新地点设厂,会针对申请案与经济部的台商回流办公室密切合作,且随时给予协助;目前为止,台商回流的用水皆可以充分满足,没有任何问题。
台电也说,已将台商回流、高科技厂商的用电等需求,放进在电力成长的因素当中,目前无缺电问题,备转容量率皆维持在10%以上,若个别台商在偏远的地方设厂需要申请用电,在该公司的营业规章内已有申请程序。
经济部更保证,2025年前台湾电力供应无虞,且正在精算2030年的电力状况。
在缺地部分,经济部首要工作为活化闲置土地,又以工业区为主。官员表示,从产业创新条例第46条之1修法后,祭出“不使用就强制拍卖”办法,214公顷闲置工业土地被厂商承租或承购,加快活络速度,如今仅剩5公顷左右闲置。
土地去化完成之后,要开新地供应给厂商,经济部力拚在年底以前释出5块台糖农用土地,分别位于云林县褒忠乡、嘉义县中埔乡和水上乡、台南市与高雄市,总计释出面积423公顷,加速投资脚步。
不过,官员坦言,“地都不缺”,面临最大挑战是土地位置,在媒合上要多下功夫,也要花较多心力。并强调,缺地、缺水与缺电,现在不成问题,亦有因应对策。
唯独“人”的部分最难解决。经济部盘点产业缺工状况,以传统产业如纺织、工具机和3K(取危险、辛苦、肮脏的日文首字)产业最缺,且多属中小企业;而像铸造、表面处理、印染整理等工作,劳工常需要在高温、高噪音等环境下作业,因此长期都缺工。
官员表示,目前的因应对策为引导业者导入智慧化生产,以及启动数位的转型,除了弥补缺工问题外,也能提升技术、一举多得。
至于缺人才的问题,经济部则以2招因应。一是向下扎根,跟教育部携手推动产学合作,范围从技职体系至一般研究所都有;二是提供公司内部人员的在职进修,强化能力。
官员表示,缺才与缺工问题较为棘手,且效益很难立竿见影,不过,将持续推进因应对策,期盼精进投资环境。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