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是如何走向政治正确化的?(图)


香港中学生关注组联盟成员和中西区区议员梁晃维的反国教科街站受警方监视(图片来源:宇星/看中国)

【看中国2021年2月12日讯】“国家安全教育”杀入校园,整件事横空出世,由政府通令学校,无咨询无商量,话来就来,单从姿态看,便懂得此举是国安政策多于教育措施。

教育局借整顿通识教育之名,推出自己也无法名状的新课程。它由六大主题构成的通识科脱胎而出,但现在删走其中“个人发展”部分,再将“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三合一,余下“香港”及“中国”两组,“香港”部分以认识官方版本“一国两制”为主,包括国家安全观和港版国安法,而学习身分认同时,则须认识“近年国家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而“中国”部分则主要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可见原来的通识教育,已经魂不附体,既不通识亦非教育。五个主题仍在,但其中三个挤逼为一,知识吸收不均固然营养不良,部分领域知识量不足,亦有碍思考跨领域的议题。例如,全球化对公共卫生的挑战、新科技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以至从全球化发展理解香港的角色,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措施如何推动中国持续经济增长等等,属于跨领域知识,但在知识偏食、眼界狭隘下,知识不能相通,违反通识的原意。

“香港”部分以“政治正确”内容为主,“中国部分”则集中介绍文革以后的发展,同样是以偏概全。“港版国安法”当然不能不认识,但若抹走原有“政治参与”部分,同时略去香港政治发展的矛盾,学生又如何明白二〇〇八年以来,香港人对国家认同逐步减弱,对香港身份认同却不断加强?又如何解释大量年青人投入二〇一九年的反修例运动?同样,“中国”部分若只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好人好事,看不到三农问题,同时又回避文革以至之前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灾难,学生眼中只见中国一个角落,没有通盘认知,也没有历史来源,难怪教育局长杨润雄也不好意思沿用通识科的名称。

更不堪的是新课程根本违反教育原则。教育不是填鸭,学生需要认识事实,思考因由,明辨是非。例如,“港版国安法”对国家安全的观念是否清晰?中国国家安全观念,横跨十三个领域,由国土、军事到科技、生态均有,牵连如此广远究竟有何利弊?国家安全法又如何有损公民权利和自由?但课程文件讲明,学生必须认同国安法无损自由,那么提出相反意见,即使言之成理,是否可以自由发表,免受追究?又如中国称自古以来拥有南海的主权,但菲律宾提出争议,其后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交由国际仲裁庭审议,最后裁定菲方得直,仲裁庭的裁决可否用作教材?这些议题,官方可以有坚定不移的答案,但若果不许提出官方以外的意见,在学校讨论也不可以的话,甚至要惩罚提出者,摆明是用权力不用道理迫人就范,那显然不是教育,而是灌输或者胁迫。

除了灌输国安法知识,整个课程计划同时在中小学布置天罗地网,加强监视老师、学生甚至家长。监测系统由上而下,教育局指挥办学团体,办学团体督促学校管理层,管理层评估教师,再由教师站在前线,探测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并且接触家长,遇有疑惑立即上报甚或报警。同时,国安老师需要接受政治思想培训,教育局亦会明查暗访,利用社会撕裂鼓励举报,三百六十度监测下,办学团体、校长、老师、学生又怎会不如履薄冰?

无疑,校园步步为营,师生互相提防,或可有效阻止教师畅所欲言,刺激学生思考,但却颠覆了教育的要义,在于互相尊重、探索追问、反复论证等等。特别当国安教育不单混进新的“通识科”,更渗透至其他多个科目,受牵连的更是整体教学质素。以后,国安课程要求老师说“警察保护市民性命安全”,他当然一字不漏,更只字不提元朗七二一事件和太子八三一事件。生物老师讲到武汉肺炎封城抗疫,自然略过最后命丧肺炎的吹哨者李文亮医生,以及制造这个悲剧的制度因素。

当学校、老师不论是只懂依书直说以避祸,还是色声俱厉宣读权威解释,号令天下遵循万民归依,不容反驳,无可讨论,最后还要学生承认自由丝毫无损,思想改造中心将遍布港九,只不过负责监工的不叫惩教署。

原题目:既不通识也反教育的国安课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杜耀明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