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泡菜之争”口水战再起 环时被批火上浇油(图)
2018年11月2日,首尔举行泡菜制作节上,有志愿者参与制作泡菜。(图片来源:ED JONE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1月26日讯】最近刚刚有所降温的中韩“泡菜之争”近日又重燃战火,因由是中国网友要求一位韩国网红就其点赞力挺韩国菜包肉和泡菜言论做出道歉。事件凸显了中韩之间多年来的文化纷争及民族主义情绪。
被逼道歉韩国网红里外难做人
近日,拥有530万粉丝的韩国吃播网红Hamzy因点赞“中国那些家伙们现在又说菜包肉是他们的传统文化”的留言,被一些中国网民称是“辱华”。
中国网民还指责她多次对“不尊重中国饮食文化”的留言按赞,要求她对“不当行为”向中国道歉。
Hamzy1月16日晚在微博道歉,称真的是很尊重中国的饮食文化。而Hamzy的道歉又引起韩国粉丝不满,批评她“为了钱抛弃国家”。
随后,Hamzy在YouTube直播中向韩国粉丝解释,那是因为中国粉丝一直骂,所以经纪公司要求她道歉。而她当然认为菜包肉和泡菜是韩国文化,并对引起争端觉得无语。结果她这段解释又被中国网民截图放微博,火上浇油。
在中国网友仍嫌“跪的不够端正”的骂声中,Hamzy的中国经纪公司1月17日火速宣布与她解约。
Hamzy19日在YouTube频道上写下长文说明,在解释完争议前因后果后表示,如果中国人感到被背叛和生气,是因为误会她同意贬低中国人的留言,那她是应该道歉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在她频道上发生的,这也是对喜爱支持她的人的道义和礼仪。
她同时强调,但如果为了要在中国活动就得说“泡菜是中国的”,那她就不在中国活动了。同样,中国人也不需要为了在韩国活动就说中国食物是韩国食物,这部分中国网友都会理解。
目前,Hamzy在中国平台的粉丝人数狂跌,不过,她的YouTube粉丝却快速增加到了538万。
“泡菜之争”的延续
此次争端是去年中韩“泡菜之争”的延续。2020年11月26日,中国市场监管报发表《泡菜行业国际标准正式诞生》的报导,称“从今以后,中国泡菜在国际市场将更有话语权了”。
报导说,由中国主导制定、“中国泡菜之乡”四川眉山市牵头的泡菜行业国际标准经历3年半后,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形成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方法的国际标准。
该报导称,该项国际标准的成功问世将大大提升中国泡菜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东坡泡菜”的国际知名度,对中国泡菜产业向更优、更强方向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环时跟着搅和
而一向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在转报该消息时使用标题《中国主导制定泡菜业国际标准,韩媒炸了:泡菜宗主国的耻辱》,称这一标准意味着中国的泡菜产业“成为了国际泡菜市场的行业标杆”,泡菜产业的技术标准被世界所认同。
环时还语带轻蔑地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制定的泡菜行业国际标准的专家中,并没有来自一向以“泡菜宗主国”自居的韩国的专家。事实上,早在2017年,韩国泡菜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472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泡菜的进口量更是达到了出口量的10倍以上。在韩国泡菜消费量中,进口比重约占35%,而这些进口泡菜,有99%都产自中国。
环时还补充说,韩国所谓“泡菜宗主国”地位早已“名存实亡”。
中韩泡菜互不相干
尽管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清单明确表示,“本文件不适用于韩式泡菜”,但环时等媒体的说法似乎有意模糊中国泡菜和韩国泡菜的区别,这引发了韩国人的不满,触发一场中韩网民就泡菜标准问题的社媒口水战。
有韩国网友称中国的说法是胡说,“真是偷走我们文化的小偷”。中国网友则称“韩国最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改良一下就说成是自己的”。
据韩联社去年11月29日报道,中韩网友有关“泡菜之争”促使韩国官方表态,对四川泡菜成为“国际标准”不以为然,称中国四川的泡菜(Paocai)与Kimchi(韩国泡菜)无关。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坚称,中国泡菜的“国际标准”并不意味是Kimchi(韩国泡菜)的国际标准,因为早在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就制定了Kimchi国际标准。中国制定的标准只涉及四川盐渍发酵蔬菜,ISO文件也确认不适用于韩国的Kimchi(泡菜)。而不将韩国泡菜和四川泡菜加以区分地进行报道是不恰当的。
韩国教授做广告宣扬Kimchi
此外,韩国一位知名大学教授则以不同的方式介入中韩“泡菜之争”。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垧德1月18日在纽约时报美国版和国际版刊登了一则宣传韩国泡菜的广告,标题是“韩国泡菜,是献给每个人的”(Korea’s Kimchi, It’s for Everyone),介绍韩国腌制泡菜的文化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及泡菜数千年来一直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和发酵食品。
这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做是要告诉全世界,Kimchi(韩国泡菜)是韩国人的。徐垧德还表示,与其对中国毫无根据的“泡菜工程”加以响应,不如让全世界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他还将广告上传至Instagram、脸书等社媒网站宣传。徐垧德表示,今后还将制作韩、英、中文版的泡菜文化和历史宣传视频。
教授:小事一桩
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合作中心所长黄载皓教授对美国之音表示,对他个人和多数韩国人来讲,“泡菜之争”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影响中韩之间的关系。
他说:“这个不是那么重要的话题,部分网民说有什么,大部分老百姓现在……这个我们都没有谈过这个什么泡菜的事。一两次我看到报纸上写了,但是现在韩中之间没有这个,这个是一个什么打击什么两国关系的文化或者社会问题,都不是。”
学者:民族主义情绪表现
中国知名独立学者荣剑对美国之音表示,中韩“泡菜之争”反映出许多网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而随着近些年中国国力的强大,中国民族主义情绪表现得更加明显。
他说:“这些年民族主义是非常嚣张嘛,是吧。国力强大了,富裕了,这种文化民族主义显得更加充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表现出来的的确也是全方位的,它反映了我们文化上的一些毛病,深层次的一些问题,是我们民族主义泛滥过程中的一个文化现象。对中国来讲当然比较极端。从中国和韩国来看,就我个人来观察呢,双方都有这种民族主义的张力,这种对抗的情绪。”
中韩网民过去多年在网络上时常指责和攻击对方在文化上抄袭,其中夹杂着不少谣言和民族主义情绪。
荣剑表示,近年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煽动,如果中国官方不对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泛滥加以遏制,会严重冲击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形象。
他说:“这家报纸可以说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大本营或是一个发源地了。很多民族主义情绪的民间的表达和这家报纸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呢,这种现象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中国的官方、官方的媒体不加以控制的话,这种荒诞不经的民族主义的闹剧会不断地出演,它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树立一个正面的文化形象是非常不利的。”
周孝正:狭隘民族主义的闹剧
旅居美国的原人大教授、社会学家周孝正表示,所谓的“泡菜之争”实际上是一个带有片面和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闹剧,双方的网友应该认识到,在漫长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狭隘的争论毫无意义。
周孝正也批评环球时报为宣扬民族主义情绪,就像一根“搅屎棍”,挑动是非,经常搞极端,这次则过度解读四川泡菜国际标准的制定。
中韩文化纠纷不断
中国和韩国有传统上复杂的历史渊源,两国传统物质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10多年来,韩国在文化遗产申报上动作积极,宫廷宗庙祭祀礼乐、江陵端午祭、韩国“拔河”等先后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2005年11月,在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后,韩国将“端午节”申遗的传闻便在中国不胫而走。虽经包括官方在内的多方后来辟谣,但还有很多人相信韩国抢了中国的端午节。
而实际上,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农民在端午节气时间里特有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并不是特指一种节日,与中国的端午节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在江陵端午祭中找不到影子,而端午祭中的祭祀、演戏、游艺等,都有着浓厚的韩国民俗特色。
此后,中国端午节于2009年成功申遗,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而就在“泡菜之争”的几个星期前,中韩网友去年还上演了“汉服韩服之争”。
漫画博主@old在11月1日在推特上晒出“古风混搭”的一组作品,引发韩国网民批评抄袭,称风格不是“古风混搭”,而是“中国与韩国风格混搭”,因为“图中的帽子和服饰都是韩国的”。
中国新剧“尚食”的演员许凯,4日公开剧中的大帽汉服造型自拍,又引来韩国网民称是“穿韩服”,而中国网民反驳称“韩服源自汉服”。
随后,该剧的编剧兼制片人于正上阵斥责韩国网友“没文化”,称韩国在明朝时就是中国的属国,服装就是沿用明朝的,引发中韩网民大战升级。
而韩国网民回骂,“把明朝的服饰证据全摆出来看看,你们有戴过官帽吗?”、“硬把韩服说成是汉服,你才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