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金融风险 监管部门再延老资产解决期限(图)


今年底之后,各大行难以消化的“硬骨头”还有3000亿至4000亿元的规模。(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12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划定银行难消化老资产的解决期限,规定如果超过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尚未处置完的“硬骨头”资产,可采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宽到2025年。而今年底之后,各大行难以消化的“硬骨头”还有3000亿至4000亿元的规模。如此巨大的存量,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10日消息,该报从一家大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了解到,监管此前与部分银行以窗口指导形式沟通过部分难消化老资产的解决期限问题,如果超过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尚未处置完,可采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宽到2025年。

报导称,目前,中国国内大银行的老产品规模超过万亿,占五分之一左右,永续债和优先股还有千亿级别,另外还有同业资产。今年底之后,难以消化的“硬骨头”还有3000亿~4000亿元的规模。

根据报导,一家大行理财子公司高管称,他们银行标准化产品占比较高,其他很多资产可以通过发行新产品承接、产品自然到期来消化,今年年底还剩1000亿左右的“硬骨头”。

今年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决定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近日,再将期限以一行一策的方式放宽到2025年。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硬骨头”资产,自然到期还需要十几年。尽管监管部门给出了5年的宽限期,但这些问题并不是5年后就能解决的。

一位大行理财子公司高管称,老资产传统理财资产端比较复杂,不单单是一些普通的债券,除了非标之外,还包括大量的产业基金、没有流动性的永续债、优先股,以及二级资本债等债券市场上创新产品,这些标的主要投资力量都是银行理财。

一位银行资管人士表示,“大行基本都有2021年底的豁免额度,部分股份制银行也有。这确实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的,比如老产品中有投向久期为十几年的PPP项目、产业基金,还有一些问题资产,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就是银行的永续债。” 

永续债是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重要渠道,中国监管部门曾经多次喊话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加快推进银行发型永续债补充资本。有些大行的永续债发行动辄超过500亿,由于市场认购热情不高,各家银行的表内资金和表外理财只能彼此之间大规模认购,“互抬轿子”“你来我往”现象非常普遍。

但永续债不能有明显赎回安排,也不会有投资人的回售安排,即使期限放宽至2025年,也无法根据资管新规做期限匹配。

央行金融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暂时出现了萎缩,中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确实也增加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难度,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相关政策令市场非常关注。

之前7月份出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时,就有很多网友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行业内早就有的共识,因为整体存量的规模太大了,如果必须要在今年年底压缩完毕的话,很多机构都做不到。再加上外部的环境日益严峻,留一个时间给金融机构缓冲一下,整体目标就是防止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此次出台“一行一策”以“适当延长+个案处理”,再次将期限放宽到2025年,有网友认为,不过就是纯粹的拖时间,“拖一天赚一天的钱”。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