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一生为何三次大哭?(图)


胡适去美国留学,心中种下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种子。(网络截图)

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康乃尔大学留学。期间,适逢新生开学。美国新生开学第一课是宣誓活动。誓词是:“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这段誓词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为美国学者亲自撰写的。胡适听完,当场哭得一塌糊涂,许久才平静下来。

事后,有人问胡适,为什么哭?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胡适回答,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如何能够比肩和超越?超越他要经过一个什么样的思想炼狱?自此,胡适心中种下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种子。

1948年11月6日,中共淮海战役打响,很快包围北平。蒋介石眼见大势已去,遂制定了抢救学人计划。当时,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有81位院士,仅十余人愿意随蒋南下台湾。据季羡林回忆,当年,蒋介石派三架飞机运输这些北平著名学者。胡适亲自到南京机场恭候。飞机到达后,拉开一架舱门是空的,拉开第二架又是空的......

胡适一个人在机场面对空空如也的机舱,嚎啕大哭,边哭边含含糊糊嘟囔着什么。事后,有人问他当时嘟哝什么?胡适说:“蒋介石没人信了。可是,没有自由,那里有学问;没有自由,那里有科学;没有自由,那里有创新。”

胡适的第三次大哭颇有争议,有人说没有哭,有人说不但哭了,而且大哭不止。胡适有三个孩子。长子祖望;次女素斐,早夭;幼子思杜。思杜自幼在美国读书,学成回中国后,在北大图书馆工作。

国民党失败后,胡适携妻和长子去了美国,唯幼子留在北京。胡思杜说,我又没做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拒绝随父母赴美。胡适无奈之下,只好留下一箱财物,以备儿子不时之需。中共夺权后,胡思杜到华北革命大学(人民大学前身)政治部学习。胡适当时被称为“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国民党的忠实走狗”。作为胡适的儿子,胡思杜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罪孽,但他急切的想要融入新社会,被新的政权肯定。于是,他主动上交了胡适留下的一箱财物,并努力“改造”自已的思想。他写了一份思想报告:《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表示与胡适坚决划清界线。

胡思杜在文章中说:“胡适对反动派的赤胆忠心,终于挽救不了人民公敌的颓运,全国胜利来临时,他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中国,做了‘白华’。胡适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在政治上他是没有什么进步性的。”并开列了这位“战犯”的种种罪状。据说,胡适在美国看到儿子公开发表的文章,不由自主嚎啕大哭。身边的朋友问他?胡适说:“吾儿已经失去了沉默的自由”。

1957年,党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胡思杜认为贡献才智的机会来了,主动给所在院部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没想到这是“引蛇出洞”。他当即被打成了“右派”,反复批斗,人身羞辱。36岁,依然单身,举目无亲的胡思杜,终于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夜晚,上吊自杀。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