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债务违约 分析:中国芯片自主警示

曾扬言要并购台积电的中国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近日爆出债券违约。分析认为,紫光集团仗恃“国家队”资源,大举投资并购,却缺乏获利能力,这也为中国半导体企业自主之路带来警示。

紫光集团因流动资金紧缩,1档2017年发行的债券近期无法偿付,构成违约。而明年1月底前,紫光还有2档合计15亿美元的境外债券及人民币2.95亿元境内公司债面临到期压力。

香港金融时报报导,违约事件发生后,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将紫光债券评级由AA降至BBB,并称可能还会有交叉违约,使紫光更陷入流动性问题。

紫光的危机其实并不意外。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2018年曾表示,未来10年投资1000亿美元于芯片制造领域,但这样的宣示似乎已缓不济急。

近几年,紫光并未立足研发,而是靠大举收购组建产业,公司长期依赖外部股权、债权融资,却缺乏持续获利能力,但紫光仍长期获得中国国家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支援,在资本市场大鸣大放。

2013年,紫光集团以17.8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次年斥资9.1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2015年,赵伟国又豪言要并购台积电、买下联发科。

中国经营网曾引述业界人士对赵伟国评价称,“与(华为创办人)任正非不一样,赵老板是投资家”。

长期缺乏可持续的营收能力让危机渐渐显现,2017年赵伟国才表示,已将工作重点转向自主研发,但由于芯片研发需要长期投入与时间,紫光的转变难见成效;而同时,紫光集团的债务正不断膨胀。

紫光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为人民币2966.49亿元,总负债为2029.38亿元。而在走上并购道路前的2012年,紫光集团的总资产只有66.63亿元,对应总负债也只有46.47亿元。

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表示,当前中国正面临科技产业被美国“掐脖子”,而这次紫光集团爆发的问题,将令政策制定者认识到芯片企业营收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的严重债务问题。

陈波还说,当局不应过度集中资源实现芯片自主,可能破坏市场机制,企业也会对国家资源产生依赖,中国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仍须由市场主导。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