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认怂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不达标(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计划推迟到2021年上半年。(图片来源:Getty Image)

【看中国2020年11月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一直强调称,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不过,官方日前公布了“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全文及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计划推迟到2021年上半年。

2020年是北京当局所谓的脱贫攻坚战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不断在不同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此事。

所谓的脱贫攻坚战,是北京当局在2015年底开始进行一项计划,目的是在2020年底前,实现解决中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问题。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英国伦敦演讲时提到,“按照中国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万人没有脱贫。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还有2亿左右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习近平第一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14年11月,当时他在福建省调研。

习近平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称,“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今年10月17日的“国家扶贫日”发表讲话称,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北京当局11月3日公布了“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全文及说明。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做关于《规划建议》说明时称,“考虑到目前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时,建议稿表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明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四五规划”一如外界预期未订定经济成长目标,至于所谓的“双循环”经济计划,“十四五规划”说明中首度坦承并暗批美国说,“近几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

官方文件还强调称,中国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但是,诸多迹象表明,中国内需不振,消费低迷,民众的家庭债务高企,难以有更多资金用于消费。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担任过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的贺铿表示,全国近半数人月入区区一千元左右。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医疗、教育负担沉重。疫情冲击下,失业率上升,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还有两亿多“农民工”离乡背井流入到城市,买不起房子,居无定所。孩子、老人留守在农村,农村显得很凋敞,日子难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不是缩小了,而是在不断扩大。居民收入相差悬殊,许多人心里不平衡。

并且贺铿也建议,推迟全面小康社会的收官。他认为,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实际上,中产阶层还没有真正形成,按照统计局数字,就算最低标准是家庭收入3万元以上,中国也只有3亿人能达到,还有11亿人达不到中产阶层的收入标准。

中国总理李克强5月28日在记者会上说:“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句话引发舆论热议。

据官媒《新京报》5月29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解释称,“总理所说的是全国的情况,中国有一半左右人,其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

“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有相当规模的老百姓当前遇到了就业收入问题,政府要想办法、并且有办法稳定经济,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李实说。

中国经济的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是中共政府主要对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自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中共政府已发布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3年至1957年执行,简称“一五计划”。1958年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二五计划),依此类推。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打破了计划的周期。“三五计划”原本应该于1963年开始,因为延迟,起始年变成1966年。2006年起,“五年计划”更改名称为“五年规划”,官方英文译名(five-year plan)则保留不变。这实际仍是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的一种形式。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