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园往年在万圣节期间都举行“哈啰喂”活动,由演员扮成鬼的样子和小朋友玩。但现实中也有鬼,“⋯⋯保一国两制,还香港稳定⋯⋯”,原来我们就在鬼屋,鬼魂真实存在。图为香港海洋公园正门。(图片来源:Anniewongw/Wikipedia/CC BY-SA 3.0)
【看中国2020年10月31日讯】小时候,好像是五六岁时?那年万圣节,碰巧家中领了些海洋公园门券。那套门券与一般的门券有点不同:进入不同的鬼屋,可以排特快队,不用等候即可进入鬼屋参观。鬼屋里头具体的模样,倒已经没有印象,但里头的演出使当时尚为小孩子的我感到非常惊恐倒是真的。
会惊恐,无非是因为像真,像真就是真实世界有存在过的。对当时的我来说,演员们算是演得颇全神,演出了“鬼”的应有仪态,但“鬼”好像从不存在在真实世界的。
年纪稍长,懂得些少理性思维了,开始知道“鬼”的来头。“鬼”压根儿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其存在,但倒为不少宗教典籍所提及。教会往往以“鬼”作为其传教工具,不论是正统的教会,仰或是教义极端、行为怪诞的邪教,“鬼”这个角色倒是历久不衰,旧有的宗教和新兴的宗教的经典中皆有出现。
往后十多年,我再没有去过海洋公园,但书却读得愈来愈多,得知“教”不一定自称为“教”,又得知“正教”、“邪教”等纯粹帽子,是具公信力者所定义的。同学们每逢万圣节,都会兴高采烈地前往海洋公园参观鬼屋,我一想起那人山人海的排队队伍就感到反胃。
我看着L. Ron Hubbard如何通过一本本虚构的小说建成一个邪教,看着Marshall Applewhite那紧瞪着镜头录下,呼吁人自杀以逃避即将遭到“回收”的地球,这些真实存在的“鬼”,比起海洋公园那些时薪几百元饰演“鬼”的演员,可怕得多。我已对那些“假”的鬼魂,“假”的僵尸,“假”的巫婆再没有兴趣。
今年,海洋公园宣布取消今年的万圣节,传媒均纷纷报导,说海洋公园“哈啰喂”取消了。“哈啰喂”这个译名,倒是译得非常传神,演员就是娱乐家,他们的职责就对人说“哈啰”和“喂”,本来就是要对人友善,扮“鬼”骗得了小孩子,又怎会骗得了稍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呢?
但“鬼”真的不存在?“鬼屋”真的只是搭建出来的临时场地?如果“鬼”真的不存在,那为什么不论是东方文化仰或是西方文化,都有“鬼”的记载?
我一直很疑惑,但到现在完完全全明白了。
起了床,开电视,电视传出声音:
“⋯⋯保一国两制,还香港稳定⋯⋯”
出了门,截了架小巴,小巴上印着:
“⋯⋯保一国两制,还香港稳定⋯⋯”
小巴从花园道飞驰下山,璧球中心外挂着:
“⋯⋯保一国两制,还香港稳定⋯⋯”
原来我们就在鬼屋。
原来鬼魂不是演员。
原来鬼魂真实存在。
原来我们从没有离开过鬼屋。
(文章转载自杨文俊脸书,作者授权转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