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财长谈经济决策 肯定赵紫阳否定习近平(图)


楼继伟认为真正的供给侧改革按经济双循环布局做不到。(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9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从供给侧改革到经济双循环的布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表态释放出不同的经济信号。中国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撰文解析从赵紫阳到习近平的经济决策,认为真正的供给侧改革按经济双循环布局做不到。

中国经济连年不断下滑,北京当局早前提出的经济内循环政策,被外界解读为是闭关锁国。后来,其又提出要推动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主持会议时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据《财新网》9月24日报道,中国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撰文分析历年的经济决策,并用贸易依存度度量。

经济学上,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也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的指标之一。 如果把出口额和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比率,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其计算公式分别是: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楼继伟认为,与中国相比较而言最有可比性的是日本。在1990年以前,日本的贸易依存度长期不足20%,在此之后逐步上升,现在约为30%。日本的变化很有启示意义,于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升值,解除贸易保护,更为尊重知识产权。

楼继伟称,1978年以前,中国贸易依存度不足10%,是典型的封闭型经济体。1978年以后,早期通过补偿贸易和吸引外资,贸易依存度抬升,到1985年达到了23%。“赵紫阳总理批示,‘我们应当实行沿海地区国际大循环战略’,加以肯定。这是一个重要节点,贸易依存度逐步提升到1993年的32%。”

1994年,外汇、外贸体制改革。2001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贸易依存度逐年抬升,到2006年达到顶点为67%。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启动,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农民工红利”逐步消失,贸易依存度逐年下降,到2019年为35%。

楼继伟坦承,从国民经济角度看,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增加国民收入,也会增加国内需求。重要的是解决好制约双循环的堵点:第一,坚定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坚定地推进依法治国。第三,要降低基础设施和准公共设施的用户成本。第四,要坚定的维护和改进国际规则。

楼继伟强调,真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规则的对外开放和依法治国,应当是要点。“特别要提醒,既然是客观规律,政府有意按双循环优化产业链布局是做不到的,竞相动用公共资金抢占技术新高地是做不好的,得不偿失,还会引起国内外的误解。”

在2019年中共政府“两会”期间,香港英文《南华早报》采访了楼继伟,他表示,“中国制造2025”这个战略不应提出,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该计划说得很多,做得很少,是浪费公款。

随后,在2019年4月4日,北京当局免去楼继伟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职务。日本《日经新闻》4月5日发表英文报道《中国免去改革派一官员职务,他曾指“中国制造2025”浪费》。报道说,这是北京当局在经济问题上对异议的容忍度减少的迹象。

另外,即便是官媒,对于经济双循环的布局也有质疑。

中国官媒《新京报》8月6日发文《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持久战”,意味着什么?》称,未来的双循环中,外循环会越缩越小,中国将可能主要通过内循环来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文章称,内循环离不开消费。欧美经济的很大一部分是靠促进消费得来的。“当我们谈到消费时,就不得不说一说中国的房价了。中国房子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美、欧、日所有房产的总值。”

文章表示,中国总理李克强曾提到,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约10亿人口月收入在2,000以下。“所以,如果要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房价就得降下来。虽然我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有消费的需要,但需要并不是有效需求,即这些需求其实很难实现”;“以当下国内的收入水平,除非中国房价下跌,否则内循环是无法提振消费、消化过剩产能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