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美国总统川普、巴林外交大臣阿勒扎亚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部长纳赫扬从在白宫签订《亚伯拉罕协定》。(图片来源:Alex Wong/Getty Images)
9月15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主持以色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两个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历史性协议——“亚伯拉罕协议”。协议包含大使的交换、领事馆的建立、以及贸易安全和旅游等一系列重要领域的合作。“亚伯拉罕协议”中的亚伯拉罕是谁,他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怎样的关系呢?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先祖,信神得福报:亚伯拉罕(约3,900年前)
亚伯拉罕款待三个天使。(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1、敬神
首先为耶路撒冷的历史拉开序幕的人物,是三教共同推崇的亚伯拉罕(Abraham,阿拉伯语:易卜拉欣,有崇高、众国之父的意思)。亚伯拉罕为诺亚的第十代后裔,其先祖原本居住在两河流域下游的乌尔(Ur,为苏美人所建之城),他的父亲带领全家向北移到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定居。父亲死后,亚伯拉罕继任成为族长,这时大约是公元前1,900年左右。
亚伯拉罕是个虔诚信神的人,依照神的旨意,带领族人向西迁到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地(Canaan,原为诺亚之孙的名字,后来成为古地名,包含现在的巴勒斯坦、叙利亚及黎巴嫩等地中海的沿岸地区)。从典籍中的描述来推测,亚伯拉罕一族应该是过着四处游牧的生活。
与当时周围其它氏族的习俗相彷,亚伯拉罕每迁移一次,就在驻扎地设坛献祭;而他所敬拜的耶和华则应允将这片土地赐给他的后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亡国近二千年的犹太人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引发世居当地的阿拉伯人的激愤和武装抗争,也就是因为犹太人至今坚信介于死海和地中海之间的土地,是神在3,800年前就答应要保留给他们的。
2、公义
亚伯拉罕曾带着家丁去抢救在战争中被掳走的侄子及其身家财物。回途经过撒冷地(Salem)时,身兼大祭司的撒冷王麦基洗得(Melchisedek,意为公义)带着饼和酒前来迎接并为他祝福。这段故事记录在《圣经・创世纪》中,出现的撒冷这个地名,被认为就位于今日的耶路撒冷一带。此外,据说西方社会见面时的问候语“Salut”(祝福、健康之意),就是从Salem演变而来的。
亚伯拉罕在奉献了争战所得的十分之一后即离去,并未攻占撒冷。回去后将抢回来的财物全数归还原主,并对于对方的赠与一概不取。亚伯拉罕虔诚正直的人格获得神的眷顾与庇护,家业兴旺,二个儿子分别成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
3、以子献祭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Isaac,意为喜笑)是在亚伯拉罕100岁、其妻90岁时才出生的。当神启示他们即将得子时,二人还因为不相信这么老了还能生子而笑了出来,但神的旨意之下,神迹确然出现。亚伯拉罕十分疼爱这个小儿子,让他继承所有家业。
亚伯拉罕在以撒出生前,已经有一个儿子以实玛利(Ishmael,意为神听见)。他虽然是长子,但因为生母是埃及女仆,既非犹太人,身份地位也不高,所以以实玛利不但没有分到任何财产,还连同母亲被送出迦南地。以实玛利后来死在麦加,被阿拉伯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先,并拥有先知的身份。
同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亚伯拉罕却有天壤之别的差别对待,这是否开始形成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心结、埋下日后冲突的远因,现已无从考据。
以撒成年后(25岁,一说是37岁),耶和华要亚伯拉罕到摩利亚的一座山上献祭,祭品是以撒,也就是说,亚伯拉罕必须亲手杀死自己的爱子来燔祭上帝。是服从上帝旨意,还是维护爱子性命与人间亲情?亚伯拉罕选择了前者,带着以撒来到山上作为祭坛的磐石前。
以撒不知自己的命运,还问父亲祭祀为何未带牛羊,因为依当时习俗,祭祀时要宰杀牛羊后焚烧来作为祭品。以撒当时年轻力壮,完全可以反抗老迈的父亲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但他没有抵抗,顺从地接受了神的安排。正当亚伯拉罕举刀朝向以撒的脖子时,神令天使阻止了他,告诉他原来这是神给他们的考验,并非真的要让父亲杀死儿子。接着神让亚伯拉罕看见一只公羊困在灌木丛中,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祭品,便宰杀这头羔羊,在石上作献祭。
父子俩因虔信地服从神旨,受到神的赐福,不仅自己长寿而终,子孙也蒙受庇荫。亚伯拉罕至少活了125年,以撒在180岁时去世,而以撒的儿子雅各(Jacob)也活到147岁,他生了12个儿子,为犹太12支派的始祖。
千年后的耶稣即为以撒的后裔、亚伯拉罕的第36或42代子孙(对于代数,《新约圣经》在不同的福音书中有不同的说法);而更晚出现的伊斯兰创教者默罕默德则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阿拉伯人是亚伯拉罕的大儿子以实玛利的后代。
亚伯拉罕举行祭祀的那座山,就是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作为祭坛的那块磐石,被犹太人视为上帝的所在,后来也被阿拉伯人所重视。因此犹太人的圣殿、阿拉伯人的清真寺,皆围绕这块石头而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