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前世今生(组图)
——从“女儿节乞巧”到“中国情人节”
七夕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小时候的七夕,就是听妈妈、外婆讲述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仰望星空,遥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感受生活的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成了“有情人”的节日,但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并不是七夕而是元宵节,那么“七夕节”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了“中国情人节”“东方情人节”呢?
在8月25日“七夕节”来临前夕,让我们走近它的“前世今生”。
七夕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
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而非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因此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
如果一定要说类似西洋情人节的节日,元宵节更接近一些。
古代女孩不随意外出,但元宵节可以结伴出游,未婚男女正好借赏花灯为自己物色对象。而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中,就有不少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像是北宋欧阳修曾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词的后半段:“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情人相见的情境。
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京剧大师荀慧生的《元宵谜》也是讲述男女爱情。
由此可推知,元宵节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而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七夕。
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七夕节在历史演变中融入了男女爱情
“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七夕也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巧夕等,是中国民间别称最多的传统节日。牛郎、织女二星,分别代表耕作和桑蚕,而将牛郎织女转化成神话故事则在汉代,汉武帝在长安打造的一对牛郎织女塑像如今还在。七夕逐渐成为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乞巧节日,初创于东晋,兴盛于唐代,鼎盛于宋元,丰富于明清。
早在南北朝时代,“七夕节”的风俗就已形成:搭建彩楼,女人们在彩楼里摆设瓜果,焚香祭祀牛郎织女双星,向织女“乞巧”;组织月下穿七孔针的比赛;一旦有蜘蛛在作为祭品的瓜果上结网,便寓意福庆绵延。
乞巧。最早记载七夕“乞巧”习俗的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唐朝诗人崔颢亦有“长安城中月入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的诗句,描述的就是七夕这天,无论贵妃还是平民女子,无不执行着穿针引线的“乞巧”仪式。
所谓“乞巧”,实为斗巧。指未婚女孩们在月下进行穿针比赛,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穿不过的叫输巧,输的女孩要送礼物给赢者。明清两代在七夕又多了一项投针活动,绣针投于水,浮在水面,验水底针影,以辨真巧。
喜蛛。蜘蛛好比织女,南北朝时期兴起一种活动,把蜘蛛放进盒中,第二天观看蛛网,比谁的蛛网密者为“巧”。
生巧芽。就是提前7天用绿豆、黄豆或豌豆在碗里生豆芽,七夕那天比谁的长得高而好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七夕风俗。比如广东称七夕为七姐诞,相传七仙女曾在凤眼果里躲避老虎,因而以此果作为祭品;广西一带,七夕要到河里沾沾七姐下凡时洗澡水的仙气;闽南和台湾的七夕,民间要为15、16岁的少年行成人礼,还要拜床母。
七夕对亚洲邻国也有影响,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都有七夕节。
“七夕节”本是中国古代女性的节日,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男女爱情也融入其中,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因为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也逐渐从“女儿节”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