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载高考生大巴直冲水库,酿21死16伤。(网络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0年7月16日讯】7月7日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贵州安顺,这一天既不安也不顺。中午12点,一辆满载的公交车突然着魔般地冲进水库了!公交车上还有当日要去参加高考的学生。
据当时的监控显示:在贵州安顺西秀区,中午12点左右,一辆公交车行至当地虹山湖路。车辆低速行驶后,突然左转急弯,横冲车道,撞断了护栏,冲进当地虹山水库。画面触目惊心!
据参与现场救援的工作人员介绍,事发水库最深处大约15米,公交车坠落处约是10米深。当天下午,坠湖公交车已经被打捞上岸。据当晚十点公布的搜救消息:共搜救出37人,学生12名,有21人死亡,包含5名学生,另有16人受伤。真是惨不忍睹!
有网友当时发表评论:贵州公车悲剧,就是当下整个中国的微缩版和预演:
1、司机疯了,不死不休。
2、乘客都处于极度危险中,但毫无办法。
3、其他车都正常,唯有这辆加速左转。
4、最后车毁了,司机死了,大部分乘客陪葬,侥幸活下来的也受伤。
5、司机发疯,甚至都不是他本人的错,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据后续报道,52岁的公安车司机2014年夫妻离异,今年因新冠疫情收入锐减,事发当天老房遭拆无家可归。有人分析是因为司机想不开就自寻死路,出于对中共治下社会不公的报复,就“绑架”了车上37人,他不想活就拉了别人陪葬。
网友由这场车祸而联想到中国的现实,他的担忧也是非常现实而急迫的问题,中共目前的状况像极了这辆公交车。
中共这几年也在政治上急速的左转。“文革”再现,特征明显,现状是:
1、中共加强了意识形态的宣传,又开始把世界上狗不理的毒肉包子——马主义摆上神坛祭拜吹棒,没脸没皮地吹嘘贪污腐败的专制独裁体制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制度。
2、对中共党魁“定于一尊”,大搞个人崇拜,制作手机学习软件对公职人员洗脑,日日学、月月学、年年学,还要写学习心得。并有搞领袖终身制的趋势。
3、大搞言论审查,轻者封微信、微博号,重者开除公职,甚至抓捕判刑。最近两月被抓捕的就有房地产大商任志强、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此前还有17人因言获罪被处罚。
4、制定违宪恶法,将法律当作政治打压的工具,镇压维权律师、自由信仰人士、维权群体以及香港游行示威人群。近期出台的《港版国安法》,就是打压香港人权的政治恶法。
5、启用网络流氓,对网上有“不当言论”的人进行全方位围攻、辱骂、骚扰、举报,直致对方闭口服输,近期网络流氓对《方方日记》及其支持者的围剿就是明显的例子。
6、继续向文明国家撒赖、向本国人民撒谎、向落后国家撒币,四面出击,与世界主流国家为敌,调用网络流氓对美国及美国政要进行毫无底线的歪曲、抹黑、谩骂、攻击。
若中共政治左转,“文革”再现,那不是国之幸民之福,而是祸国殃民的浩劫,是比公交车栽倒水底更可怕的灾难,这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贵州安顺的公交车落水前,除了急速左转外,没有任何落水预兆,满车人也不知情。车有没有问题不清楚,司机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并且司机出问题可能性更大,这就注定了车毁人死伤的悲剧。
但“中共号”公交车将栽落深渊却是有很强的预兆的。
1、法轮大法学员长达近15年的国际国内讲真相,帮助人们“三退(退出中共的党、团、队组织)”,劝告世人远离中共,以免“天灭中共”那一天,中共的党员和追随员跟着遭殃。
2、中共正急速左转,“文革”再现,进入自寻死路的快车道。
3、还没过去的中共肺炎、正在发生的全国洪灾、刚报道的的唐山地震等天灾人祸正奔着中共而来,让其不知所措。
4、中共党内也在分崩离析。即便是中央党校教授,暗地开会讲话称中共已是一具僵尸,无可救药,认为中共党魁是黑社会头子。
5、以美国为主的主流国家正一步一步加强对中共流氓政权的围堵和制裁,让其焦头乱额,方寸大乱。
如果大家能看清形势,叫停“中共号”公交车,能救得满车人,那是大好特好;如果叫不停,那车上的明智者就选择跳车,这也是自救的好办法。现在不能再迷恋着呆在车上做升官发财的中国梦了,救命要紧,要不,来不及了!马上就要栽倒深渊。
“中共号”公交车面临深渊,习大司机怎么办?
习近平不是说“我将无我”吗?你的“我将无我”为了谁,如果是真的为了中国人民,不负人民,那就敢快刹住你那辆“中共号”公交车,让车上的人快下车。如果是为了党,为了中共,只能开车继续左转,直到栽落深渊车毁人亡才停止折腾。
“中共号”可是超大公交车,上有9191.4万的党员,还有无数搭顺风车做发财梦的痴迷者,就是就是要死(9191.4的谐音)的话,太恐怖了!
不要再说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这种谎言连傻子也不信了。党就是党,民就是民,从利益上讲就是敌对关系。我劝习近平还是多为人民和自己考虑,叫停你那辆向左狂奔的公交,为广大党员和追随者留个后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早日摆脱中共的奴役。
更希望中国人民有更多的清醒者,联合起来共同反击中共,早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