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拟大幅增加对中国天然气供应 双方关系复杂(图)
俄罗斯将大幅增加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图片来源:eyetronic/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6月29日讯】俄罗斯将大幅增加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并计划兴建经蒙古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但国际时局改变,外加腐败因素,这些都使俄中天然气合作变得复杂。此外,供应地天然气储量远低预期,更使人怀疑俄罗斯是否能顺利履行与中国的天然气合同。
增加供气量准备从蒙古向中国供气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6月26日表示,已同中国商定,东线“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每年再增加60亿立方米的供应量,未来这条管道每年向中国的供气量因此可达到440亿立方米。
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雅库特地区兴建,穿越黑龙江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去年年末开通。两国原来计划到2025年时,管道的年输气量可达到380亿立方米。
米勒在公司所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后说,正在组织从远东向中国供应天然气,还准备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西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每年供应中国的管道天然气未来总共能达1300亿立方米。
普京总统3月末批准了兴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西线天然气管道的计划。管道将穿越蒙古,把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和北极雅玛尔地区的天然气供应中国,计划每年供气量为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工业公司已开始技术论证和设计工作。
与已开通的东线管道气源完全不同,注入西线管道的天然气将来自正在开采,已成熟的优质天然气田,这些天然气目前正供应欧洲市场,俄罗斯仅需把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掉头供应中国。
蒙古后面的地缘政治较量
蒙古总理去年12月初访问俄罗斯时,双方决定兴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西线天然气管道。蒙古副总理当时与天然气公司总裁米勒签署了项目技术论证方面的备忘录。
而在更早前,在中国青岛的上合组织会议期间,当举行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方峰会时,蒙俄两国总统已向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起过这个项目。
经蒙古向中国出口俄罗斯天然气,俄蒙两国对此积极热情。但相比之下,中国却很冷淡,迄今还看不到中国官方的反应。
曾去过中国的俄罗斯能源分析人士科鲁齐辛说,中国不想在能源进口方面受制于人,致力于进口多元化,尽量避免一个国家过多控制中国能源供应市场。他说,由于中国不希望在天然气供应领域再增加一个依赖国家和中间人蒙古,中国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
科鲁齐辛说,由于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中国当初对东线“西伯利亚力量”的热情也不是非常高,更多看重这个项目的安全意义。因为一旦中国的海上能源运输线受到威胁时,作为替代方案,中国仍可从陆路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经蒙古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设想首先由生态环保活动人士多年前提出。它能替代最早的经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和中国新疆的西线天然气管道的方案,因为管道建设和运营将会破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阿尔泰自然景观和古迹。经蒙古铺设管道同样能接近更需要天然气,经济和工业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
俄罗斯官方当初对经蒙古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方案置之不理。直到最近几年,莫斯科为抵制中国在蒙古越来越大的影响,俄罗斯开始加强与蒙古的关系,俄罗斯才把经蒙古的天然气管道方案提上官方日程。
夹在俄中之间的蒙古虽然经济上离不开中国,但在安全领域,蒙古更加依靠俄罗斯。俄罗斯除了大量向蒙古赠送军事装备和培训军人外,双方每年还定期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但类似军演蒙古从没有与中国举行过。天然气管道一旦建成,无疑可为蒙古与俄罗斯联手影响中国增加更多资本。
普京游说习近平 俄陆路供气比海上安全
但另一方面,随着美中关系和印中关系的变化,中国海上运输线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从陆路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因此可作为一个较为安全的替代选项。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显然为普京说服中国领导人接受俄罗斯的方案提供新机会。
俄罗斯一直把天然气当成武器对付其他国家。处于垄断地位的天然气工业公司更被认为是普京的地缘政治工具。俄罗斯多年前曾在新年寒冷季节切断过对欧洲和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欧盟各国为此积极推动天然气来源多样化,减少对俄罗斯依赖,再加上暖冬和目前能源价格大幅下跌,天然气工业公司在欧洲市场的经营每况愈下,因此推动俄罗斯更瞄准中国天然气市场。
实际储量严重不足俄能否履行合同受质疑
许多俄罗斯能源分析师和媒体认为,除了有地缘政治上的考量外,俄罗斯现在再提增加对中国天然气供应,以及筹备经蒙古的天然气管道方案,这可能与东线“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气源地目前发现储量严重不足有关。俄罗斯一方面想安抚市场,另一方面为一旦无法履行与中国的天然气合同做准备。
西线“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计划从伊尔库茨克地区经蒙古进入中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天然气注入东线管道,西线管道可在伊尔库茨克地区与东线管道连接起来,为东线管道注气,从而履行与中国的合同。
东线“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气源地是位于雅库特地区的恰扬金天然气田。俄罗斯计划稍后把伊尔库茨克地区的科维科金天然气田也联通到东线管道。因此,恰扬金和科维科金这两个天然气田是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主要来源。
但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一批在恰扬金天然气田一线作业的地质工程师们撰写的报告说,恰扬金天然气田的实际储量严重不足,达不到原计划的标准。科维科金天然气田也面临类似问题。
这份在天然气公司内部传阅,后来被媒体报道更被能源分析师们讨论的报告说,恰扬金和科维科金两个天然气田仍处在不成熟的地质勘探阶段,特别是恰扬金天然气田的一些探井不能出气,俄罗斯是否能履行与中国的天然气合同让人怀疑。
俄罗斯媒体报道,早在2014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东线天然气管道供货协议时,一线地质人员就曾向天然气工业公司领导层报告过恰扬金的储量不足和不成熟等问题,但俄罗斯担心美国在中国天然气市场日趋活跃,为急于同中国签订协议,把技术人员的警告放在一旁。
腐败无处不在与中国违约有先例
天然气工业公司的许多一线地质工程师们还批评说,恰扬金田的地质勘探时,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这使实际开采时遇到种种问题。负责勘探等业务的许多分包商都是普京亲信财阀。
能源分析师科鲁齐辛说,无论是铺设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还是铺设通向中国的东线“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管道的施工和许多分包商都是普京周围小圈子里的亲信。虽然这些项目各有利弊,争议讨论不断,但其中唯一的赢家就是这些分包商财阀。管道的铺设施工预算造价都极其昂贵,那些财阀们人人赚得钵满盆满。
能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透明,这不但妨碍与中国的合作,更在俄罗斯国内备受批评。很多批评声音指责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滋生腐败,更损害俄罗斯国家利益。
长期关注俄中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生态环保人士恩格杨说:“或许某些官员,或是商界等人士,他们能从这些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中获利,但当地居民都没有感觉到能从这些管道项目中获益,这些管道没有为地方带来任何好处。”
在与中国的多年合作中,过去还确实发生过俄罗斯无法履行政府协议和合同的事件。
多年前中国曾从俄罗斯订购了数十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双方也签订了政府协议和合同。当时的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还曾前往索契会晤普京,并获得普京的承诺。但后来开始执行合同时才发现,由于运输机的主要生产线当时都集中在乌兹别克斯坦,苏联解体后的混乱导致当地工厂那时已失去大规模生产运输机的能力。
为解决中国军队当时的燃眉之急,俄罗斯只好翻修一批服役中的旧的伊尔-76运输机供应中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