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 聊端午习俗(组图)


过端午节有了包粽子的习俗。(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民间流传的一句话是不到端午不收棉袄被,也就是说端午没过就暑有可能天气还是会变化的。过了端午也将进入酷暑夏日。而端午节日在中国就有好多个传说如,爱国诗人屈原因受陷害被流放到边境,又听到楚王因没听他的谏言而被秦王所杀,十分难过,便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

当地的百姓被屈原的爱国情操所感动,于是就用竹叶包着糯米的饭团投进江中给鱼吃,希望鱼不要吃屈原,后来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屈原投江的这一天,有了包粽子的习俗,也将这天称为端午节,因为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所以也称为诗人节。相传当时有人想要找寻屈原,所以就划着船在汨罗江上找,就演变成划龙舟的习俗了。

更在端午节这一天有多个习俗:

因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因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因此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

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端午节,因家家户户悬挂菖蒲避邪,故又称“蒲节”。

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在台湾民间就是包粽子、挂艾草、菖蒲、榕枝、划龙舟及配戴香包:

一、包粽子:


端午节即将到来,社区的妈妈们一起在包粽子。(摄影:心如)

台湾粽子有粗分为北部粽和南部粽,简单的说北部粽是用蒸的南部粽是用煮的,北部粽的叶子会使用棕黄色、有斑点的笋壳,制作方法则首先将米搭配酱料炒至半熟,接着将半熟的米包裹全熟的配料,彻底蒸熟。内容物通常为猪肉、豆干、竹笋、蛋黄、香菇、虾米等内馅,味道更香浓,米粒也较有咀嚼感。

而南部粽则使用竹麻叶做包裹,气味较芳香,制作方法为纯白糯米泡水,将生米包裹全熟的配料、包裹竹叶后用水煮熟,一般馅料为瘦肉、三层肉、香菇、蛋黄、红葱头,亦有添加花生、栗子、鱿鱼、虾米等,用料变化较多,但口味较清淡。

二、划龙舟

龙舟竞赛已成为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在划龙舟愈来愈受重视之下,已成为锻炼体力及团队精神的运动,而观赏龙舟竞赛,也成了全家大小调剂身心的最佳休闲活动。由于今年武汉疫情的影响,全台取消划龙舟竞赛。

三、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摄影:心如)

通常将艾草、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

四、佩戴香包:

香包是一种吉祥的避邪物,用各种颜色的绸布做成囊状,里面放置香料,便是香包。以前缝制香包是一项很重要的女红,年轻的女孩子都要会缝。现在不论是商店或街上都能看到各种不同造型的香包在贩卖,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见民众在贩卖香包的摊位上选购各式香包,都令人爱不释手。

在台湾端午节这一天很多人会在正中午时立鸡蛋及收集午时水。

端午节当天午时(11:00~13:00),从水龙头丶饮水机所接的水,或是寻找自然涌出的山泉水效果更佳!具有很强的避邪丶除厄的效果。

据说午时水可以这样用:

1丶端午当天收集的午时水,可于当日冲澡,或储存在喷雾罐里,日后每当感到运势不顺时,就喷在头上与身上改运。

2丶可在当日午时(11:00~13:00),先准备一杯放凉的开水,再对一半煮沸的午时水,制作成改运的阴阳水饮用。

3丶将午时水喷洒或放置在居家四周,可以避邪化煞一整年。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