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新读】读《东周列国志》:谣言(图)


《东周列国志》中的故事对现代人而言,也很有教育意义。(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东周列国志》的开篇词从三皇五帝讲起,可谓说来话长。接下来进入了周朝,从武王伐纣开始一笔写到周宣王,用了二百多字,写完了二百多年的历史,终于进入正题。

周宣王被称为周朝的中兴之主,在他之前与之后,是知名度很高的两位昏君,一位是周厉王,一位是周幽王。而中间的这位周宣王却是英明有道,他起用贤臣,振救大周。如果不是周宣王,恐怕周朝八百年的历史,就要改写为二百多年了,到厉王时就该结束了。

不过天命自有安排,皇朝自有气数。周宣王再勤政也不能如武王,大周如何中兴,却再也回不到周初的成康盛世了。所以宣王中兴好景不长,京城就出现了谣言。

这一篇就来说说周宣王时代的谣言。现在人说谣言,意思就是谎言。不过谣言原本并不是这个意思。

那么周宣王听到了什么谣言呢,《东周列国志》第一章里这样写道:“忽见市上小儿数十为群,拍手作歌,其声如一。宣王乃停辇而听之。歌曰:‘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宣王甚恶其语。使御者传令,尽掏众小儿来问,群儿当时惊散,止拿得长幼二人,跪于辇下。宣王问曰:“此语何人所造?”幼儿战惧不言;那年长的答曰:“非出吾等所造。三日前,有红衣小儿,到于市中,教吾等念此四句,不知何故,一时传遍,满京城小儿不约而同,不止一处为然也。”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宣王嘿然良久,叱去两儿。即召司市官吩咐传谕禁止:“若有小儿再歌此词者,连父兄同罪。”当夜回宫无话。”

原来这谣言是小孩子在街头唱的童谣,被周宣王路过时听来。歌词唱的是周朝将要亡国,惹得周宣王大怒。于是把唱歌的小孩儿抓来审问,结果得知是一个红衣小儿教的,早已不知去向。周宣王没办法追究下去,只得让小儿们散去,下令不许再唱。

周宣王因为这首儿歌大动肝火,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中兴之世,周宣王也很勤政,结果连街头小孩都在唱周朝将亡,周天子听了当然不高兴。

不过,再往下读会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且看周宣王第二天上朝,开口不谈军国大政,而是把昨晚听来的儿歌给三公六卿,满朝文武们讲了一遍,还让大家分析分析这谣言是什么意思。读到这里,已见玄机。小孩儿唱着玩儿的东西,周宣王这么当回事,居然拿到朝堂上讨论。可见,周宣王听到这首儿歌时的反应,并不是因为度量小而生气,是他把这谣言当真话听的,所以才如临大敌般的追究严查。

那么,为什么周宣王会把童谣当真呢?这就是古人与现代人的不同。先录一段原著文字,答案就在其中。

周宣王提到教歌谣的是一位红衣小儿,问群臣有谁知道红衣小儿的来历。出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是太史伯阳父。上古时太史的地位很高,是史官,也是历官。既负责写史,还负责推算历法,观察天象,兼管祭祀之类的重大活动。说明,这红衣小儿的来历也不简单,人间只有通晓天文的太史才能知其一二。

太史说:“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者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惑火星,是以色红。今日亡国之谣,乃天所以儆王也。”

太史的回答信息量很大。一是说,红衣小儿是天上的荧惑星下世。二是说上天告诫人君的话往往以谣言的形式出现。三是说,这些谣言,童谣所指的事情,可能只是一个人的吉凶,也可能关系到国家的兴败。

所以关于谣言,它的本意并不是现代人以为的造谣,谎言。而是上天警示世人的谶语。中国人的文化是神传文化,人们敬畏天地神明,所以眼界与思想都更为开阔,看问题不只局限于肉眼可见的范围,而是会做更有深度的思考。甚至可以从细微的现象上,预知未来。所以,神传文化中很多传统的东西,如测字,手相,风水等,都是有更深的道理的。只是现代人不能从更广阔的范围去认识事物,只局限在眼见为实的一个狭窄的领域里,反倒以为古人愚昧,所以造成了对上古文化理解上的断层。

但是,不管人们是否还相信神明,天警世人,天人相应的理念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上天还是在不断的示现种种异象,以唤醒在红尘中执迷不悟的世人。

本文留言

作者轶飞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