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受到中共肺炎的冲击亟待财政出力。(图片来源:Funtap/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3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经济受到中共肺炎的冲击,货币政策效应在递减,现下亟待财政政策出力。不过,财政作为北京当局的“钱袋子”,官方多次高喊要过“紧日子”。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5%。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26.63%。
中国此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现在疫情使全球意识到,过于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存在经济风险,产业链洗牌之说甚嚣尘上。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说,接受调查的300家企业中有39%表示,它们正在遭遇零部件供应方面的问题。
国际投行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将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速预估从此前的2.5%调降至-9%,对2020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的预测自5.5%下调至3%。
报告认为,中国官方1-2月经济运行数据以及3月至今的高频指标表明,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的报告要比其先前预测的要弱得多。根据高频跟踪和行业水平分析,高盛预计一季度实际GDP同比下降9%。“尽管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可能推高增速,但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内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大流行,复苏或许会进一步延迟。”
报告指出,外需疲软限制了中国经济第二季度的复苏,由于疫情最近在其他国家迅速传播,预计二季度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而在这种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活动的复苏也可能受限。因此预计三季度之前,实际GDP都不会恢复到武汉肺炎爆发前的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下滑,叠加中共肺炎疫情的冲击,令官方财政收入更承压。据《路透社》3月18日报道,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减收增支等多种因素,使得今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财政都面临巨大压力。“疫情以及由此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毫无疑问要通过适度扩大财政风险的方式去对冲,但要适度,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导致财政不可持续的话,就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刘尚希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事关经济社会的稳定。财政的稳定是整个经济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财政出现危机,那么,已经形成的开支都不能得到保障,麻烦就大了。”
财政官员的表态,意味着亟待财政出力的时候,官方不断释放信号:别对财政有过高预期。
中国财政部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8%;支出238,874亿元,同比增长8.1%。
和2019年3月公布的财政部年度预算报告相比,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实际完成预算192,500亿元的98.9%,去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略低于预算目标。
同天,中国财政部官员杨良初撰文表示,疫情造成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受到遏制,也造成城市工人和农民工不能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就业受到疫情扩张的抑制。预计1-2月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出现1位数增长或陷入零增长,而社会保险支出将有较大幅度上升,使今年社会保险收支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杨良初强调,“单纯依靠政府财政,不足以保证疫情防控资金需求,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捐资捐物,确保疫情防控的医疗物资与资金需求。”
长江商学院教授许成钢3月19日对媒体表示,应对危机应该大规模免税。“当前的核心问题不是经济增长,而是保命,保企业的命,保家庭的命,保经济的命。”
中国的大部分就业在中小企业,一定要避免大规模中小企业的破产。
许成钢再次重复自己提过的建议:立即大规模免除中小企业的税和费,以及所有和政府相关的地租。全面的免,能免的都免。而且这些措施应该尽快实施,已经存在的所有失业救济、失业保险制度,应立即全面启动。如果等到大量企业破产和解雇员工后再实施,经济就很难恢复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