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尼专栏】解读顾恺之名画《女史箴图》(组图)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大英博物馆)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现存《女史箴图》最早的画本是唐代摹本,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在中国绘画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也是世界上尚存的中国最早的专业绘画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曾被历代宫廷收藏。

《女史箴》是在顾恺之生活的那个年代流行于上层社会女性之间的一篇文章,成书于顾恺之出生前50年左右。当时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有名的“愚帝”,他最出名的就是当年全国闹饥荒,大臣们向这位皇帝报告灾情说百姓都没有食物都饿死街头,这位皇帝却疑惑地问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位不务正业的皇帝,大权被皇后贾氏独揽。贾氏为人多妒忌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又不便直接说,于是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来劝诫和警示皇后。

“女史”是负责后妃礼仪教化的宫廷女官,后来成为对有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一种规诫性的文体。以女史的口气写成宫廷规箴,通过古代妇女的“忠、孝、节、义”来规劝教育宫廷中的女子应遵循道德,对主当忠、对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是被当世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全文300余字,有叙述,有举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采用的手卷形式与当时书本的形式是一致的,而且它按原文内容将手卷分为几段,每个单元单独成画,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欣然记住了张华的教诲。

这幅作为大英博物馆东方艺术品镇馆之物的唐摹本,最能体现顾恺之画风与《女史箴图》原貌,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曾被宫廷以及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画面上有唐初开始收藏和校理中国古代典籍的官署唐弘文馆之“弘文之印”,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书《女史箴》词句11行,画作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还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题记,清朝时这件作品被收藏在圆明园。

《女史箴图》蕴涵了中国传统妇女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信条,通过对妇女梳妆打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其中女性的着装多以白色为主,饰以红色飘带、裙尾或外裙,简单典雅;人物表情非颦非笑,她们的目光所及处如果不是画中人物就一定是落在某虚无处,从不投向画外,更不会与读画者对视,这样的处理使人物不带半点挑逗,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妇女内敛与自持的品德,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

下面就节选《女史箴图》的三个片段来感受一下当年张华的良苦用心。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 冯婕妤挡熊(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大英博物馆)

冯婕妤挡熊

汉元帝刘奭在虎圈和各位妃嫔们一起看斗兽表演,可是在表演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一只熊从圈里奔出,并朝汉元帝扑来,这时旁边的妃嫔都傻眼了,惊慌逃走,包括皇后。只冯婕妤奋不顾身地挡在了汉元帝的面前,这时左右杀了熊,一场惊悚大戏就此结束。冯婕妤的行为令汉元帝动容。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 班婕妤辞辇(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大英博物馆)

班婕妤辞辇

汉成帝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可当成帝命她同车出游时,这在别人眼里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不料却被班婕妤正色拒绝。劝说汉成帝不要效法三代末主,应多考虑国家大事,成帝觉得班婕好说得很对,便不再让她陪同。


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 两女对妆(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大英博物馆)

两女对妆

虽然画的是两女相对妆容,但插题箴文道“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意思却是在告诉贵妇们,修身养性比修饰容貌更重要。

此外,《女史箴》还包括规劝女子不能刻意争宠,专宠必生傲慢;后妃不妒忌则子孙繁多;以及女子若想尊贵,必须谨言慎行,尤其要“慎独”等内容。《女史箴》文共有12段,所以《女史箴图》原也有12段,但现存的唐摹本仅存9段。

本文留言

作者戴东尼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