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朗似不恋战 华盛顿仍施压北京(图)
2019年12月31日,由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派系破坏了美国大使馆的外围地区。(图片来源: US EMBASSY IN IRAQ/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1月9日讯】(法广RFI)1月3日美国无人机炸死伊朗强势军头苏莱曼尼5天来,全球围绕美伊危机形成了促战与促和两派,促和者言之凿凿如法国,倡战者工于心计并不直言。但在美军驻伊拉克基地遭到伊朗攻击后,美国和伊朗两个当事国你一拳我一耳光之后,似乎并不恋战,却都表示尚无再升级动武之意。
作为美国的主要战略防范目标,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伊危机时亲临叙利亚,而中国官方谨言慎行。原因首先在于:虽然伊朗官方充分展示充满民族和宗教狂热感情的国民悼念活动,展示伊朗人涌上街头高喊“美国去死!”但对外却有另一套话语体系。
据报道:北京时间1月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伊朗外长通话时,伊朗方面已经就此次冲突向联合国秘书长致函,希望中方能为防止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伊朗对美国强硬回击的同时也表示,如果美国取消经济制裁并保证其利益,伊朗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并重返核协议。从德黑兰的表述中,北京自然掂得出轻重缓急。
其次,即便美国下决心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中国也未必能“渔翁得利”。中国和伊朗贸易往来频繁,中国是伊朗石油最大的进口国。一带一路战略也需要稳定的中东局势,一旦美伊冲突加剧,中国在伊朗的大手笔投资将无法收回,甚至连在整个中东的北京蓝图也会化为泡影。
众所周知,9.11事件曾经成为美国政府对华态度的转折点,使得中国赢得之后一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这虽然仍是中国国内一些谋士最美的中国梦,但主要通过社交网络上跃跃欲试幸灾乐祸言论得以表现。《环球时报》英文版发表《中美不应该急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受到了普遍注意。
真正指出美伊危机升级会让谁得利的?主要还是来自国际媒体的评论。比如《印度斯坦时报》1月3日的一篇署名文章担忧,伊朗问题可能会导致川普(特朗普)政府的“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战略”无法真正实施,从而为中国留下空间,缓解了中国的压力。
日本《外交官》网站1月4日一篇题为“美伊(朗)冲突对川普总统的亚洲政策意味着什么?”的文章说,苏莱曼尼的死亡令外界关注川普政府是否会将注意力从亚洲、从中美竞争中移开,转向中东。如何平衡美国在中东和亚太利益的需求是美国历届总统都要面对的两难困境。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在包括中东在内地区拥有全球利益,但亚洲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也不断扩大。
香港《经济日报》1月7日担忧:美国此次斩杀行动或让美国进一步陷入中东困境,无暇真正实施其印太战略,从而缓解中国的压力,并将伊朗进一步推向中国。
随着美国国内对川普伊朗政策的担忧,“中国元素”也成为美国反对党和智库人员批评的理据之一。美国前副总统拜登周二说:“俄罗斯和中国正暗自庆幸美国可能再次陷入中东另一场重大冲突。他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追求自己的利益,开拓自己的势力范围。没有美国在人权、滥用贸易手段或干涉其他国家民主上挑战他们,因为我们正忙着对付伊朗。”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力量项目负责人葛莱仪(Bonnie Glaser)也认为,如果美国和伊朗开战,对美国为美中竞争所作的努力来说肯定是沉重打击。
新美国安全中心的资深研究员卡普兰(Robert D.Kaplan)更警告,美国对伊朗发起战争,将会把这国家进一步推到中国手里,强调美国在中东的对手不是伊朗,而是中国。
据美国之音报道:有关中国是否在美伊紧张关系中受益的问题,一位国务院高级官员星期二(1月7日)说,“很难量化评估中东稳定的最大受益者是谁,不过,中国排在这个名单的最前列”。
实际上,尽管有舆论担忧,美国国会并未因伊朗因素而转移对中国的警惕,美国国会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星期三(1月8日)发布年度报告,要求就侵犯人权问题制裁中国,要求美国政府为其官员、包括那些参与贸易谈判的官员提出一套谈话要点,将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跟美国和中国的利益持之以恒地联系起来。
前一天2020年1月7日,美国政府还推出全世界第一份“人工智能准则”,声称将在世界上领导潮流,确保自由、人权、民主等价值。要求:除了在美国国内推广人工智能,也将在国际上对抗极权国家利用人工智能压迫本国人民,也要推广美国价值观。强调西方国家必须要领导下一代技术的发展,确保技术的突破发生在美国与西方国家。
这份人工智能准则将有60天的公众评论期,之后白宫将会公布实施大纲。无疑,这仍然是针对中国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