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大智慧:老子与孔子的4段对话(组图)


圣人的智慧:老子与孔子的4段对话。

孔子曾拜见老子,问了几个问题,老子的回答令孔子十分佩服。

弟子询问时,孔子则回答有见到。但自己知道鸟能飞、鱼能游、野兽能奔跑,因此可以用网子困住野兽,用钩子钓鱼,用箭把鸟射下来。但老子就像蛇能屈能伸,也像条龙,变化万千,见首不见尾,令人感到高深莫测。

那么老子与孔子有哪四段对话呢?

●第一段对话

老子送孔子离开时,曾提醒孔子:“我听说富人会送人钱财,仁义之士会给对方忠告。我没什么钱财能送你,就给几句忠言吧。

聪明的人容易死,是因为喜欢讥讽别人的过失。

喜欢辩论还很厉害的人容易招祸,因为他们喜欢说别人的错误。

如果是别人的晚辈,就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如果是别人的下属,就不要显摆自己的高明。”


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也不要显摆自己的高明。

●第二段对话

二人走到黄河边的时候,孔子面对河流感叹,逝者如斯,自己年华老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却说:人生天地之间,本来和自然一体,人的生老病死,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其实没什么区别。自然而生,自然而死,顺其自然,就不会迷失本性,心中常想功名利益,心中才会焦虑,才会生出烦恼。

孔子解释说:我是担忧仁义不能施行天下,战乱不能停止,国政不能清明,而匆匆一生几十年,所以我才会有一种大丈夫生于世间,却不能建功立业,为民众做些事情的感慨。

老子说:天地没人推动却自然而行,日月没有人推着却可以井然有序,飞禽走兽不用人造却也欣欣向荣,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哪里用得着劳烦我们。

人的生死荣辱,也都是自然之道罢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国政自然清明,人心自然归正,哪里用得着去提倡仁义礼乐呢?

越是提倡这些,离人的本性越远,就像是击鼓追人,敲的越响,人跑的越远。


江海能这么广阔,都是因为它可以卑下。

●第三段对话

老子手指着黄河问道:为什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抢,处在众人厌恶的地方,这是谦卑的德行。

江海能这么广阔,都是因为它可以卑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却也没有比它更刚强的。这就是柔德。所以柔软可以胜过刚强,它没有“有”,所以可以自由出入于“无”。这就是不言之教,这就是“无为”。

孔子说:我知道了,大家都往高处走,只有水往低处走,大家都在容易的地方,水独自在困难的地方,大家都是洁净的地方,只有水在污秽的地方,它所在的地方,都是大家不喜欢待的地方,所以,谁能和它争抢呢?

老子:与世无争,所以谁也不能和它争。这就是水德。水无处不在,道无处不在,水不曾失败。空而静,适合为渊。损害自己,施恩不求报,这是仁。

圆的地方一定打旋,方的地方一定折转,塞住一定停止,掘开一定流出,这是守信。洗净万物,齐平高低,这是善于治理。东西放上能浮,看东西能清楚,冲击起来势不可挡,这是善于使用他的才能。昼夜不停,满了再进,这是善于等待时机。

善于圣人随机应变;智者顺其自然。你此去,一定要礼让恭谦,戒掉骄矜之气,去掉脸上的志向和欲望,不然气势逼人,谁敢用你。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却也没有比它更刚强的。(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第四段对话

老子说:想要窥伺大道,就一定要把心放在物的本源上。天地万物,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其实本质是相同的,都随着天地自然运行。万物不同只是表面,相同才是内在。舍不同,观相同,才能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万物本源,是一,没什么性状,没什么区别。

孔子:观察到相同,有什么快乐的吗?

老子说:物我齐一,是非、物我、生死、昼夜、福祸、吉凶、贵贱、荣辱,都没什么区别。心中古井无波,自得其乐。

读者看了两位圣人的对话,如果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欢迎在底下留言,与大家一同分享哦。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