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苦难言!盘点在中国吃瘪的正版货(组图)


NBA传奇球星麦可乔丹(Michael Jordan)的同名品牌“乔丹(Air Jordan)”遭中国品牌“乔丹体育”控告侵权,判赔人民币30万元(约新台币130万)。(图片来源:VINCENT LAFORET/AFP/Getty Images) 

中国“无印良品Natural Mill”控告日本日用品品牌“无印良品”(MUJI)侵犯商标权,日前北京法院判日本“无印良品”败诉并应赔偿。然而在中国,山寨告赢正版的事件屡见不鲜,包括日本本田汽车、美国名牌运动用品“New Balance”以及“乔丹”,都是相关事件下的苦主。

中国“无印良品Natural Mill”在2015年控日本日用品品牌“无印良品”侵犯商标权并获胜诉,日本无印良品则在去年提出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则就此案做出终审判决,判日本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和上海无印良品,应立即停止侵犯“无印良品Natural Mill”母公司北京棉田商标权的行为,并判应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共约62.6万元人民币(约新台币275万元)。

不过其实“无印良品”并不是第一个在中国遭侵权还被判赔的品牌。日本本田汽车的“双环商标”,就遭中国和北双环汽车“参考”标志设计,让本田汽车气得提告侵权;没想到,最终法院的判决结果认定双环并无侵犯本田汽车外观设计专利,并以不正当竞争为名,判定本田汽车赔偿双环汽车人民币1600万元(约新台币6900万元)。

此外,美国运动品牌纽巴伦“New Balance”长期被中国山寨品牌仿冒,没想到2016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却宣判纽巴伦商标侵权,裁定New Balance败诉,需要赔偿遭山寨品牌人民币500万元(约新台币2150万元)。


美国运动品牌纽巴伦“New Balance”长期被中国山寨品牌仿冒,也曾经赔偿山寨品牌人民币500万元(约新台币2150万元)。图为纽巴伦(大陆翻名:新百伦)球员,阿森纳的亚伦拉姆齐。(图片来源:Scott Heavey/Getty Images for New Balance)

以及在闹得沸沸扬扬的“乔丹”商标案中,中国品牌“乔丹体育”遭美国Nike旗下以NBA传奇球星麦可乔丹(Michael Jordan)命名的同名品牌“乔丹(Air Jordan)”控告侵权,没想到一、二审均判“Air Jordan”败诉,麦可乔丹本人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最后仍遭到驳回。

事后“乔丹体育”还反咬“Air Jordan”一口,要求停止对方授权,还须公开道歉并判赔人民币30万元(约新台币130万)。

当时“乔丹体育”反告“Air Jordan”的新闻一出,甚至连中国的网友都怒轰“无耻”、“没有国格”、“不要耍流氓了”、“从来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公司”。

原标题:不仅无印良品判赔山寨!这些大品牌在中国也吃瘪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