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术就是通过人的面相、五官等来推测其一生的吉凶、祸福。(图片来源:灵匣网)
陈希夷,名抟,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宋初隐士,著名的道家人士、养生家。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清代大臣、思想家陈宏谋将其辑录在其编撰的《五种遗规》之《训俗遗规》中。陈宏谋为此还写了一段叙述。
本文为读者介绍陈宏谋在《训俗遗规》中的论述和其收录的陈希夷之《心相篇》。
(一)陈宏谋:相从心生,以心为相
陈宏谋认为“相从心生”,内心的善恶能在外在的形体上体现出来,“形神本不相离,未有有诸内而不形诸外者”。他还引用了《尚书》《礼记》《孟子》中的经典名句。陈宏谋直接提出了“以心为相”,并例举了北宋初年宰相范质及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被人看相的事情。
陈宏谋说:“所谓相人的方法,就是通过人的面相、五官等来推测其一生的吉凶、祸福。这种方法有时能够说中,这不仅仅是关乎术数的原因。人的肉体与灵魂本来就是不相离的,是一体的,从来没有过有着这样的内在精神却表现出那样的外在形体。现以‘心相’命名此编,讲述相从心生,心有善恶、有厚薄,而面相的吉凶好坏与这息息相关,不异于影子跟随形体、声音响应发声。”
“推而广之,《尚书》中说‘惠迪吉,从逆凶’(遵循道的吉利,违背道的凶恶);《礼记》中说‘德润身,心广体胖’(仁德可以滋润、保养身体,胸怀宽广则体貌安详、舒泰),又说‘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孟子所说的‘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都是存心的好坏所致。”
“相的义理,在理而不在术。北宋范质范太傅,自做官后,也从未荒废过学问。他说:从前有一个异人说,我将来必定会担当大任。如果真像异人所说,但如果范质没有学问,那他又凭什么来担当大任呢?这是质范因异人为他看相而自我反省,反观内照,想要有所建树,而不辜负外在表现出来的吉相啊。”
“曾有人为吕新吾(即吕坤)看相,说他面相吉祥,多表现出高贵。吕新吾说‘我所忧虑的不在这啊。你应该相我的一颗心,要容得下天下的理;相我的两肩,要担得起天下的事;相我的两脚,要踏得万事安定。不然,我就有愧于我吉祥的面相了。’这就是直接以心为相,不听凭术而听凭理。”
“我曾经感慨士人脱离心而来求相,相辞说吉,就深以为喜,生起冀幸心,希望有意外的好运;相辞说凶,就抑郁无聊,遇事生退悔心。相术这种有损无益的做法,已经很久了。”
“很高兴这篇文章(指陈希夷的《心相篇》)足以破除当下世人的愚惑,而且有助于劝诫世人,所以特意辑录并加以论述。人如果真能深明其中道理,那么就可以相人,可以为人相,也可以自相了。而且可以不碍于何时何事,都可以作为相者来对待,即以此作为自我反省和观察别人的准则。”
资料来源:(清)陈宏谋辑《五种遗规》之《训俗遗规》
(未完待续)
責任编辑: 申思茗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