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让国际社会有动机“共治香港”(图)
“香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香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图:推特撷图)

【看中国2019年12月1日讯】香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日本一再对中国提出香港问题

继安倍晋三在六月大阪G20峰会当面与习近平提及香港问题后,早前他在东京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时,再向对方提到保持香港自由开放的重要。与此同时,BS日视制作了一集深度新闻节目“香港混乱で米中紧张へ 日本企业の业绩も悪化 注目の区议会选挙は?”,研究香港的反送中运动如何影响日本企业在港业务以至世界经济。向来对外国政局较为含蓄的日本政经界何以对小小的香港如此“关心”,着实值得令人有点意外。还是,日本的举动只是纠正我们过住看错或看轻香港地位和功能的观点?

香港坊间近来讨论到香港会否进入“美中共治”的可能,笔者则以为这种讨论有商榷之处。柴契尔夫人和雷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讨论到香港回归的议题时,后者最关注的是《中英联合声明》能否保障美国在港利益,这种思绪延伸至一九九二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香港政策法》(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当这条美国国内法(municipal law)承认香港是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别的非主权实体之际,香港早已是“美中共治”——只是美国的角色无名有实。试问:一个不被美国承认的金融都市,又如何成为国际金融都市?而美国所以承认香港的地步,说到底就是当地涉及大量利益,这自然成为了“美中共治香港”的基础。

对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来说,香港主权谁属并非他们焦点所在,香港的“主人”——无论是伦敦还是北京——能否保障各国在港利益才是重点。风平浪静之际,各国对香港作为中国“白手套”往往视而不见,但港府在六月强推《送中条例》,却打破了“国际共治香港”原有的微妙平衡,难怪当时美国商会以至欧盟外交代表等纷纷向港府抗议。更甚者,半年过后,北京和港府不单未能令香港局势降温,往往火上加油,亦令国际社会患得患失。

《外交政策》的“核弹级”文章

美国权威杂志《外交政策》的资深编辑帕尔马(James Palmer)发表了“Hong Kongers Break Beijing's Delusions of Victory”(港人打破了北京的胜利幻想)一文,更印证了外国并非杞人忧天。他指出,中国几份重要官媒在香港区选之前,罕有预早把假定建制派大胜的稿件交给编辑,以至选举结果令他们顿时束手无策。这个使人发笑的内幕,正好反映现时中央根本没有足够资讯与能力判断香港的实况,令人想起一九六七年五月开始的左派暴动时亲中人士错判香港价值之愚蠢,同时“怀缅”周恩来在同年十二月悬崖勒马,重申“保持现状,充分利用”的政策,叫停极左的睿智。

犹记得大阪G20峰会前夕,反送中示威者穿梭于十九国驻港领事馆递信,可想而知国际社会在港利益之大。BS日视节目的嘉宾之一,现任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曾在美国政坛工作过的中林美惠子就指出,香港的局势将影响美国以至国际社会在港超过800亿美金以上的投资。因此,安倍晋三的呼吁、日本商界的忧虑,以至川普正式签署《美国人权及民主法案》,其实都指向一点:国际社会在反送中运动期间愈发不信任北京管治香港的智慧,深怕一个“China =”而非“China +”的香江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于是决定或明或暗采取行动。引用节目另一个嘉宾,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日中科学技术文化センター)顾问凌星光的说法,就是“中国对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重要角色认知不足”。

诚然,一个连地方区选民意都完全掌握错误且只重全面管治权的中央政府,着实难以有效守好这个国际,而非中国私人的金库。北京似乎亦忘记了,在残酷的国际格局中,对一个地方的主权并非一切,何谓一个国际金融都市,更没有“中国说了算”,一锤定音的空间。中国半年以来对香港角色与功能之傲慢,以及延伸而成的种种外交失误,将使国际社会更有动机平衡心照不宣的“共治香港”天秤。

一海之隔的台湾,情况虽与香港不一,但无可否认同是处于新冷战的前线。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地的宝岛,更应以北京对港政策为鉴,正视自己的战略价值,以免制定与现实相左的外交政策,一失足成千古恨。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连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邝健铭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