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火车站。(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0月31日讯】我已经十多年没去新疆了。不是不想去,一直做打算,但是新疆的朋友总觉得当时的情况不好,要我等好一些再去。这样一拖再拖,最后新疆朋友完全失去了信心,承认要等情况变好,我这辈子就再别想去新疆了。现在新疆的朋友也都失去了联络,不知是不是进了再教育营。出于对新疆的怀念,我时常翻看当年在新疆旅行的日记。可以在这里摘抄一些段落,看得出即使那是在75事件发生之前,种种根源和迹象都普遍存在,今天的情况只能更糟。
……北京飞乌鲁木齐飞机满座。周围没见到一个维吾尔人。也许飞机其它部位有,我没看到,但至少说明维吾尔人不多,几乎都是汉人。
乌鲁木齐是一个随处可以见到民族问题的城市。在街上,看见一对看不出是汉族还是回族的男女买路边小贩的煮玉米。男的已经在掏钱,女的问卖煮玉米的小贩:“你是汉民还是回民?”小贩回答,是回民。女的立刻让男人不要买。卖玉米的小贩一个劲问,回民怎么了?但是没得到回答。那对男女走了。我也和卖玉米的小贩一样纳闷,回民有什么问题?
去维吾尔人聚居的山西巷。在公共汽车上向司机问路时,司机告知转车的站名后,加了一句“小心你的包”。不知他的意思,是维族区治安不好,还是汉人去那可能被抢。公共汽车在汉人区行驶时,车上维吾尔人很少,街上也几乎都是汉人。
公交乘客上车自己投币,不找零。一位维族妇女没零钱,投进票箱五元,应找四元,她在票箱前等后上车的乘客投币时把钱给她。但不跟汉人说,只跟维族说。因为维族少,等了好几站才把四元钱要齐。
山西巷很热闹,是维吾尔人天下,汉人变得少见。有些妇女脸上蒙着面纱。人们在街两旁做生意。手里拿一双皮鞋或两件衣服就吆喝着做买卖,还有小小孩捧着几个鸡蛋卖,全是廉价商品。即使是在以维族女商人热比娅命名的大厦里,也都是卖低档货的摊位。
维族居民区和商业区反差很大。无论房子还是道路,都是年久失修的模样。我在里面走街串巷,没看到一个汉人。乌鲁木齐的民族壁垒很强,其它地方少见。它的汉族区和内地城市几乎没区别,进入维族区却如同换了个世界。美国白人区和黑人区至少还有相同的语言,这里则是语言、文字、人的形象、味道、建筑,所有感觉都不同。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有时只隔几百米,中间没有铁丝网,且由一个政府管治,是典型的殖民地形态。
沿街步行。按照民族自治地区规定,商店招牌必须有民族文字。在维族区,招牌上维文为主,汉字较小,随着接近汉族区,维文逐渐减小,汉文变大,等到了汉族区,维文只剩下几乎看不清的小字,如同花边,招牌几乎全部被汉文占满。
去亲戚家,我问邻居有没有维族?他说整个小区只有个别几户。因为是单位买房分给单位的维族职工,他们不得不住。但维族人普遍不愿意和汉人住一起。这些年分民族聚居的情况反而比过去还多。一是因为维族人的宗教氛围越来越浓,与汉人更隔阂;二是生活习惯的排斥,比如汉人炒猪肉的味道,维族人闻到很恶心。亲戚在新疆时间长,不太吃猪肉,现在闻炒猪肉的味都觉得腥,因此能理解维族人不愿与汉人为邻。反过来汉人也觉得维族人有长年吃羊的膻味,还有狐臭等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