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是气虚 掉头发是血虚 各种“虚”怎么办?(组图)
中医认为,许多病,都是先虚而后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先虚而后病,中医认为,许多病,都是先虚而后病。“虚”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人体正气旺盛,才能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也就难以产生,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你是哪种虚?
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外表是内在的体现,只有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身材健美、肌肤润泽、青春永驻,反之,人不但会生病,还会显老。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很多女性朋友并不是老了,而是虚了。
中医对虚证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4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1、气虚——无力
气虚好比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气来自三个方面:先天拥有的精气(肾)、后天吸取的水谷之气(脾胃)、呼吸的空气(肺),因此气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虚:肾虚、脾虚、肺虚。
气虚的女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懒”,懒得说话,懒得动弹。脾主运化水液,脾气虚了,运化水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脾湿,所以气虚的女人基本都伴有脾湿的症状,都有齿痕舌。
此外,气虚则无力固摄大便,就会大便不成形;气虚会引起血虚血瘀,月经容易推迟,如果气虚症状严重,还会导致闭经;气虚下陷,就会导致带脉失约、冲任虚损,使子宫失于维系,致使子宫脱垂。至于疲乏、自汗、气喘等,更是气虚的标配。
现象:懒
易疲倦、易感冒、脏腑功能弱。气虚容易跟阳虚搞混,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寒象,气虚是单纯的功能减弱,而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
2、血虚——发燥
血虚好比人体的营养液不足,从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面色发黄或发白,口唇颜色淡,头晕目眩,指甲苍白,兼有气虚的症状。血虚则冲任气血不足,若同时伴有血瘀的症状,瘀血内停,血不归经,也会伤及冲任,就会导致月经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
现象:整体外观颜色(如口唇、指甲、舌体)偏淡,形体瘦弱,月经量少、色淡。
3、阴虚——发热
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
燥!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体内虚火引起燥热,导致皮肤干燥、长痘、面色偏红(高原红)、口腔溃疡、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而黄、五心烦热、盗汗等。
现象:容易上火,同时比一般人怕热,不能光凭上火就判断是阴虚,如果爱上火,可又比一般人怕冷,叫真寒假热。阴虚的女人常见地图舌。
4、阳虚——怕冷
阳虚之人属于冰冷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怕冷!(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之人属于冰冷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怕冷!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其肾阳为诸阳之本,而“肾主生殖”、“肾主骨”、“肾主水”,因此阳虚的女人容易出现性欲减退、腰腿疼痛、下肢肿胀等现象。阳虚的女人普遍都有白带偏多、经量偏少的现象,任由其发展,就会造成宫寒不孕。
此外,肾藏精、精生血,血养发,阳气不足的女人,精血虚衰,头发特别容易脱落、变白。
现象:最大的特征就是怕冷,或局部容易凉,喜欢温热饮食,不能耐受寒凉饮食。
几种“虚”都有,怎么办?
阴阳两虚: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特别怕热,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滋阴壮阳等补法。
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月经过多者等人群身上,兼顾了气虚和血虚的表征,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等补法。
气阴两虚: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上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为什么虚证会引起衰老?
《黄帝内经》曰:女子以七为基数,七七(49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男子以八为基数,七八(56岁)天癸竭,精少,肾脏衰。
这段话告诉我们:虚证之所以引起衰老,是因为肾精被折腾光了。我们常说“肾主骨升髓”,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会骨质疏松、腿脚不利索呢?就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虚了,肾精亏虚,则精不能生髓,髓不能濡养骨骼,再怎么吃钙片也不顶用。
一种调理方法
古人说:“虚则补之”。调理虚证可以食补,不过考虑到“虚不受补”的原理,还是建议大家可以“进补之前先灸补”。
艾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通过经络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灸就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元气足,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气虚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
血虚艾灸:中脘、血海、足三里。
艾灸补心阳,心阳增强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就增强了,心其华在面,就会有更多血液输送到面部,就会气色红润;
艾灸补脾阳,脾阳的功能增强了,脾胃就能运化出更多气血,就不用担心会气虚血虚了。
阴虚艾灸:涌泉、太溪、照海。
艾灸可以补肾精,肾阴增强了,便能上可滋补肺阴,中可滋补脾阴。
阳虚艾灸:大椎、命门、关元。
同理,艾灸有助于增强肾阳,肾阳增强了,便能上可温补心阳,中可温补脾阳。
艾灸上滋肺阴,中健脾气,下补肾精,可以气血阴阳调和,而且艾灸与进补不同,艾灸趋向于平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进补则不然,尤其一些中老年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习惯于用人参等大补之品,非但不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反而会因“虚不受补”而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