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在即,备受争议的电商平台“二选一”话题比往年更热。(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0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中国一年一度的双11营销大战在即,备受争议的电商平台“二选一”话题又开始热起来。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近日争相发声,在网上打起“口水战”,有指控的、有否认的。媒体透露,“二选一”不但且令中小企业蒙上关店裁员的阴影,也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今年的电商平台“二选一”话题与往年相比,显得更为热闹。据《网易财经》报导,以前,往往是一家平台“控诉”另一家平台,被控诉者沉默不语。而今年,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均主动发声,相互打起了“口水战”,表达他们对“二选一”的态度。有的平台说“二选一”是伪命题、是博眼球的“碰瓷”炒作;有的平台说“二选一”涉嫌垄断,绝对存在。
有媒体记者采访到自认为被“二选一”的商家代表。报导说,在同意接受采访前,商家代表顾虑重重:“要是被平台知道,我就完了。”只有在记者答应他隐去具体平台信息和品牌信息后,他才同意接受记者访问。
商家代表曝某甲平台在各平台启动“双11”预热时,要求该商家在两天内关掉开在乙平台上的店,不然就要采取“措施”。商家代表告知媒体记者说,他们在多个电商平台开有官方旗舰店,其中甲平台和乙平台的销量总额超过9成,甲平台的销量是乙平台的两倍。现在,甲平台要求他们在两个平台之间做出选择,只能“二选一”,而且“只给我们两天时间考虑”。
商家代表表示,且不说“二选一”本身是否合理,甲平台给出的时间期限就很不合理。他认为,甲平台和乙平台对自己的经营都很重要,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关闭其中一家的选择。“我们不是小企业,任何决策都要经过内部讨论。接到通知后,我们一边讨论到底要不要关店,一边派员工前往甲平台总部,希望与其工作人员当面沟通,多给些时间。没想到,甲平台工作人员避而不见。”
商家代表对媒体说,虽然甲平台目前的销售额不少,但企业在乙平台的发展势头也不错,放弃哪边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开门做生意,为什么只能限定在一个平台呢?”而且,如果关闭其中的一家店,那么就要影响到那个平台服务的员工,令他们面临被裁员的困境。
商家代表透露,因没有按时关闭在乙平台的旗舰店,他们很快就体验到了甲平台工作人员所说的“措施”是什么。当消费者在甲平台搜索商品时,他们官方旗舰店的排名已经落到了所有经销商的后边。“这肯定不是自然排序的结果。自然搜索排序是综合销量、服务、评价等各种因素得出的结果。按照我们的经营情况,应在自然搜索中排名靠前,绝不可能在两天内一落千丈!”
商家代表表示,今年企业很早就在为活动备货,因为“双11”一天的销量是平时一个月的销量。但现在甲平台几乎断了他们的“生路”,即使乙平台的生意再好,也无法一下子消化那么多产品,库存压力非常大。
近年来,中国电商平台的恶性竞争几近白热化。强制商家“二选一”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还是拼多多都被指控对商家强制执行“二选一”。对“二选一”无奈与恐惧的商家并非只此一家,也不只限于“双11”,还包括了“6・18”年中促销活动。
《新浪财经》曾经在8月19日的报导中说,今年“6・18”期间,,有平台打造了“竞争雷达”,对全网近似商品进行全盘“扫描”,覆盖商家近数十万家。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数十家知名品牌发表官方声明,表示将退出某电商平台,只在某电商平台销售商品。有品牌企业多次发声谴责“二选一”行为,并称因遭遇搜索屏蔽、商品限流等“制裁”,企业在某电商平台的销量趋于停滞,造成重大损失。
电商平台的强制“二选一”,最早是直接通过协议或平台规则通知来提出非此即彼的要求,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更为隐蔽和瞬时发生的技术屏蔽。但因相关部门监管无力,这种带有市场垄断性质的强制选择经营乱象迟迟不能终结,不但对商家造成关店裁员、销量大减的直接经济损害,也对消费者的选择权带来隐性伤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静馨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