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少年才子 当场受题作诗 疑问难倒其父(图)


唐朝众多的少年才子才思敏捷,能够当场受题挥毫作诗。(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同时也出现了众多的少年才子。他们才思敏捷,能够当场挥毫作诗。

少年博览群书 随兴作诗写赋

唐朝年间的李琪是豪门贵族的后代,他的父亲李敬是唐朝广明中佐滑州王铎的幕僚。李琪从小就显得特别聪明,他十岁就能看懂《诗》、《书》、《礼》、《易》、《乐》和《春秋》等六经。而后又博览了文史群书。他无论是睡觉和休息的时候都不忘学习。

李琪十三岁的时候所作的词赋诗颂就得到了亲戚朋友们的赞赏。府帅王铎听到后感到奇怪,他每次看到李琪的诗作,都有所怀疑。王铎曾经留下李琪的父亲在府内喝酒,暗中派人以“汉高祖手下三杰”为题目去考李琪作赋。等到李琪写完后,派去的人把它拿回来交给王铎。王铎一看、只见赋的末尾写道:

“得到人才就昌盛,不是贤士不要与之共事。像三国“一龙三友”一样的朋友非常珍贵,如鼎足一样支撑局面的大臣要格外器重。项羽之所以失败灭亡,主要是有范增而不用。”

王铎惊奇地说:“这个孩子能成为大器啊!”于是想要抬高李琪所写文章的声价,便将他作的赋拿给座上的官员客人们看,结果大家看了以后全都称赞夸奖不已。

有一天李琪去拜见王铎,王铎看着他说:“正好蜀中的公文到了,决定任用夏州拓跋思恭为京北收复都统。你能以此为题材写一首诗吗?”李琪拿过笔立即写成一首诗:“飞骑经巴栈,鸿恩及夏台。将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此处金门远。何时玉辇回。早平关右贼,莫待诏书催。”王铎亲眼见证,比先前更加惊奇。他握着李琪的手说:“你真是少有的人才啊!”这时李琪才十四岁。

第二年,李琪母亲故世了,于是他家搬到青齐一带居住。当时他烧米糠和木柴来照明,将夜间当作白天,因此看了数千卷书,同时也写了不少诗赋。唐僖宗再次巡视梁洋时,李琪私下写了一篇赋,其中说:“哀痛不下诏,登封谁上书。”

到了昭宗年代时,李琪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过后他有点闷闷不乐,因为他恨自己没有分别用四种字体来书写训导文章和诏书等考试文章。等到后梁的太祖皇帝接受皇位时,李琪从前殿中侍御史被提拔为翰林学士。

少儿读书发疑 其父语塞难答

唐朝大臣真公高郢的儿子高定从小熟悉周易和八卦。他著述过《易经》外编二十二篇。高定七岁那年读《尚书》,当读到“汤誓”一篇时,他问父亲:“为什么臣子要讨伐君王呢?”父亲回答说:“执行天命,顺应民心。”高定又问:“用天命则说是受赏于祖先,不用天命就杀戮于社祭前。这怎么是顺应民心呢?”父亲居然被一个孩子质问得无法回答。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