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模仿直到我们成年之后,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图片来源:Hyejin Kang/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10月1日讯】我们现在常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一说法其实是有道理的,这便是心理学家经常提到的“从众效应”,也叫“变色龙效应”。可以说,对别人的模仿能力是我们出生时就拥有的技能,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会模仿父母的表情和动作,以便让我们学会更多的生存技能。
而这种模仿直到我们成年之后,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1936年,美国心理学家穆扎弗-谢里夫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三名志愿者坐在一个漆黑的屋子中并盯着一个不动的光点,然后让他们依次说出他们感觉到的光点的移动方向。结果发现,虽然单独做这个实验时,志愿者的答案各个方向都有,但当他们坐在一起时,答案就开始趋向于一致。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无一不证明了从众效应的存在。
那么从众效应的原因何在呢?心理学认为,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在面对多数人完全一致的回答时,人们就会开始试图说服自己,告诉自己不可能这么多人都犯错,一定是自己搞错了。而另一种情况是,人们屈从于多数人的判断,被迫做出和其他人一致的回答,以此来使得自己被多数人所接受。
在2005年,为了搞清楚从众效应的大脑机制,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没意思,研究显示,当志愿者选择了和其他人一样的答案时,他们大脑中与奖赏有关的脑区就会被显著激活,所以从众行为本身可以让大脑觉得获得了奖赏。而当志愿者做出和其他人不同的回答时,他们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显著激活,而这个区域和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相关,这就是同侪压力的最直观体现。
虽然我们现在常把人类是复读机当作是一个玩笑,但很多时候,这种从众效应会带来异常可怕的后果。比如说德国电影《浪潮》就很好地描绘了从众效应所带来的集体疯狂。高中老师文格尔在班级上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独裁”实验,他打着平等的旗号对全班同学进行洗脑,并让班级陷入了彻底的疯狂。而学生蒂姆为了能够彻底融入班级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奉献了全部的身心,但最后他发现,这只是一个短暂的教学实验。于是,只能从极端从众行为中获得安宁的他最终选择了自杀,因为他已经无法接受不能再继续从众的人生了。类似的事情在现实中也普遍存在,例子就不用举了,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从众效应当然并非一无是处,毕竟是群居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个体融于群体之后,生存几率更大,一只羚羊无论选择的路线多么正确,只要脱离群体,必然被捕杀。一只猴子无论多么聪明,脱离群体,很难存活。
从众效应有时会激发群体的恶,当然也会激发群体的善,不过,不论是善还是恶,从众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心安,代价却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消失,也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消亡。而且很多时候,迫于压力的从众,反而却并不能让我们心安,也不论是恶的还是善的。所以,是人云亦云,还是保持独立,我们该怎么选择,这是个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