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智慧 能自知人的智慧

能自知人,就是善于亲自了解和发现人才。(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给你介绍贤士谁谁谁)特殊人才是罕见的,而且常常被淹没在普通人群里,或在其才智聪明及忠贞勇义的人格精神,未得到显露时,身陷逆境之中。贤明之主,就是要在处于普通地位或逆境的人群里,去发现他们。一旦贤明之主能亲自发现和重用他们,他们往往能为知己者分忧解难,火海敢蹈,生死不辞。

奇才和贤主的关系,如同千里马和善相马者的关系一样,千里马不遇善相马者,将屈死泥途。善相马者与千里马相遇,则相得益彰,得以立功成名。就如同鼓槌与鼓一样,相击则鸣,不击则无声无息。

齐宣王的丞相静郭君,发现他的门客剂貌辨,为一忠贞勇义之士,又十分能言善辩,便特别喜欢他。可是,剂貌辨的缺点毛病很多,其他许多门客都讨厌他,士尉们纷纷诤谏静郭君,要他辞掉剂貌辨。静郭君却仍然对剂貌辨,以礼相待。有些士尉,甚至为此愤而离开了静郭君。孟尝君也去劝谏静郭君,静郭君听得发了火,他说:“杀掉你们全体,毁弃我的家业,只要能使剂貌辨满意,我也不会遗憾。”于是,更让剂貌辨住上等客房,派自己的长子,早晚侍奉他。

几年后,齐宣王死,齐闵王继俭,静郭君不为齐闵王赏识,被迫辞官,回到封地薛,他仍与剂貌辨同住。在薛地没住多久,剂貌辨辞行,请求去见齐闵王。静郭君说:“齐闵王特别不喜欢我,你去必遭杀害。”剂貌辨说:“我本来不是去求活命的。我必舍身一试!”静郭君没有止住他。

齐闵王听说剂貌辨来了,忍耐着恼怒,见面劈头就问:“你就是静郭君言听计从,十分宠爱的那个人吧?”剂貌辨从容回答道:“宠爱倒有一点。言听计从谈不上。您做太子时,我对静郭君说,太子耳后见腮,下邪偷视,相貌不仁,必背弃理义行事,不如废掉太子改立卫姬的幼子校师。静郭君流着泪说:‘绝对不行,我不忍心这样做。’若当初静郭君听了我的话,他就不会有今天的祸患了。此为一例。静郭君被迫辞官到薛地后,楚国丞相昭阳,请求用数倍于薛的土地,换取薛地。我说:‘一定要答应他。’静郭君说:‘我从先王那里承受薛地,虽被后王厌恶,但若把薛地换给楚相,怎么对先王交代呢?而且先王宗庙在薛,我难道可以把先王的宗庙给楚相吗?’他不听我的,此为二例。”

齐闵王感动地叹息着说:“静郭君对我国,忠贞到这样的境界!我因当时年幼,而全然不知。您愿意给我把静郭君请回来吗?”剂貌辨欣然効力。

静郭君回到国都,齐闵王盛情迎候,坚决请他再担任齐相。

静郭君称得上能自知人才了,所以,他能力排众议,执意留住剂貌辨。剂貌辨也因此能为他(静郭君)的恢复相位,而奔赴患难,将自己的快乐和生死置之度外,而舍身一试。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也像静郭君那样,具有知人的智慧。他本为阳翟的富商,在邯郸行商时,见到在赵地为人质、而且处境窘迫的公子楚。吕不韦发现公子楚是个不可失去的特殊人才。便以五百金,为公子楚在赵地,交结宾客,又以五百金为公子楚,在秦国游说,使秦国的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公子楚为适嗣。后来,安国君死后,公子楚即位为庄襄王。吕不韦也因此由商人而一跃为秦丞相。

当时担任齐相的静郭君,为国尽忠,爱民恤民。吕不韦一贯经商利民,并且热心弘扬神传文化,他用经商赚得的钱,组织高效能的写作高手们,博采诸子百家之长,汇聚百花齐放之精萃,集大成为《吕氏春秋》于一炉。写成后,公布于市,花大价钱,征求批评、修改意见,最终定稿,万众钦佩,盛极一时。司马迁对《吕氏春秋》,推崇备至。古人将它称为:“大出诸子之右!”静郭君与吕布韦,都是敬天顺民,高瞻远瞩之人。都有古德智慧。

身为领导者,都应该注重学习古德智慧。首先自己一定要仔细地观察,深入地分析,以发现和识别人才。训练自己,逐渐具有辨别和发现人才的高度智慧。智慧是不断学习,不断培养、训练提高上来的。就像小孩爬树,不断地爬,越爬越高,越看越远。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源自《吕氏春秋》)

本文留言

作者陆文农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