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为何是八德之首?它暗藏深意!(组图)


“忠”的无私行于外与道心蕴于内,真不只是个人一生必备的操守、家庭幸福的关键、国家安定的根本,更是生命得以提高的途径。(绘图:志清/看中国) 

“八德之首是为忠,东汉马融体精忠,传世文字表心衷,十八篇章写成忠。”中国人的“忠”从敬天而来,穿入各种人伦与生活中。东汉马融所著的《忠经》共十八章,从开篇的〈天地神明〉章到最后的〈尽忠〉章,共两千余字,提纲挈领地将“忠”在君臣天地之间的内涵言简意赅地说个清楚。


“忠”字的金文与小篆。(看中国自制图)

在《说文解字》上解“忠”这个字,说道:“敬也。”《周礼》记载着“忠”为六德之一。《左传》说:“无私,忠也。”《后汉・任延传》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依任延所言,岳飞与秦桧就分别演绎了无私与自私。

自古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从天地变化的现象中去体悟生命的奥妙与提升。因此,忠经的首要:〈天地神明章第一〉就顺显著当时的智慧了,其上说:“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征天休,忠之道也。”他认为天地之间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因为“忠者,中也,至公无私”,所以“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

马融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忠”,因为“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对于安家定国起到了根本的作用。如果人能对家国尽忠,那么身能有百禄,家则能六亲和,国家的平安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马融在《忠经》开篇〈天地神明〉章最后还提到记载于《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马融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忠”,因为“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回首想想这些年的光景,“忠”这个品行,已常被人冠上“愚”字,好像尽忠的人就是愚笨吃亏了。但我们见到了离婚率高涨的现今社会,人们也因为不忠诚付出了许多社会成本,黑心食品、假药、诈骗横行,换来个令人不安心的环境。

帝舜禅位给大禹的时候传了十六字的圣人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帝舜要大禹谨记人心是很危险的,只要没有忠于天地神明的规律道理,就非常危险,因为容易受到名、利、权、势、声、色、爱、恨、情仇、妒忌等等的影响,人心一变恶,什么手段都能使得出来,什么违心之论都能脱口而出。所以时刻以天下人民之所需为所想,尽忠于天地神明才能守住德行。

这“道心”非常微妙,可以说是宇宙的规律大道,人心离道远去,将使品行堕落,反之人心随道提高,生命则将更为善、更讲真,也更能忍住各种诱惑而不动心,那么生命必然得到升华,进而超凡入圣。那么“惟精惟一”专注的领悟道心,守住先天本性。“允执”即平心静气执守准则,“厥中”的坚守道心,不偏不倚,才是为帝之道。

那么“忠”的无私行于外与道心蕴于内,真不只是个人一生必备的操守、家庭幸福的关键、国家安定的根本,更是生命得以提高的途径,明白此理,吾人自当敬忠亦尽忠了。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