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骗很大 专家破解“滴血认亲”迷思(组图)

滴血认亲”是古装剧经典桥段,这到底这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科学根据?又是如何有这样的概念呢?事实上,“滴血认亲”在专家眼中毫无科学根据。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专业人员出面破解这个迷思,解释道:血液里没有任何遗传物质,根本无法做出正确判定,如果想确认亲子关系,唯有透过基因比对才是正道。

国家卫生研究院今(26)日召开记者会,替27日首度举办的“国家卫生研究院科普日”活动暖身,这次科普日的关卡都是许多博士研究员绞尽脑汁设计出兼具科学与趣味的游戏内容,要带领民众从巨观世界的周遭环境,一路往微观景象的细胞构造探索,进而了解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希望透过有趣的闯关游戏,让民众近距离体验科学奥秘,其中亲子鉴定就是关卡之一。

古代亲子鉴定的方法


古装剧骗很大,专家破解“滴血认亲”的迷思。(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滴骨法,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洗冤集录》记载: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

古代滴血认亲的案例


古代人的亲子鉴定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

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貌美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听闻取生者的血滴在死者的骨头上,可以验证真伪,于是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铇出尸骨,用自已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

萧综半信半疑,为了证实这个真实性,萧综竟杀了自己刚出生一个多月的次男,事后又派人去夜取亲生儿子的骸骨,用以试验“渗血认亲”的真切性,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他深信不疑。

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候服丧三年。萧综是否为东昏候的亲生子,不再重要,现更已无法考证,但滴血认亲的不科学性,已为人之公认。在周星驰拍摄的港片《九品芝麻官》中有段“滴血认亲”剧情,周星驰调侃的说“让我们来吓吓他”,就以搞笑的方式,揭露了滴血认亲其实是可以做假的。

确认亲子关系需比对父母基因 准确率高达99.9%


虽然血液可以确认亲子关系,但古时候所言的“滴血认亲”,在某些情况下是无法准确判定的。(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据《中央社》报导,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助理林志熙表示,华人世界受血脉相传等固有的观念影响,认为血浓于水,因此出现“滴血认亲”的古早亲子鉴定法。实际上,血液里没有任何遗传物质,不仅在科学上毫无根据,也有不少作弊方法,只要巧妙利用清水、油或等张溶液的物理作用,就能让血液看似融合为一。

“亲子鉴定”概念是“从基因到精准医疗”的研究,透过实际配对核苷酸带出DNA序列的组成与后续应用。林志熙指出,若想确认亲子关系,必须比对父母基因,现今技术最快1天内就能得到鉴定结果,准确率高达99.9%。


“亲子鉴定”概念是“从基因到精准医疗”的研究,透过实际配对核苷酸带出DNA序列的组成与后续应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国卫院主任秘书吴秀英表示,这次科普日设计13道游戏关卡,大至气候变迁,小至细胞构造,包括如何以正确的穿衣习惯因应气候变迁、透过拼图与虚拟实境(VR)模拟病媒蚊孳生环境,以及用不同形状的通心面排列出人体肠道细菌的样子等。

国卫院的科普日是要以丰富的研究资料,让民众可以近距离体验、激发更多的好奇心。国卫院长梁赓义指出,希望在研究之余,也让专业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提供大众接触科学研究与扩展视野的机会,为国家培养未来生医科学领域的生力军。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