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义薄云天对今人而言可谓之奇闻(图)
今人再来听古人的那些事情时,不啻为一种奇闻了。(绘图:志清/看中国)
古人思想单纯,与人交往义薄云天。今人再来听古人的那些事情时,不啻为一种奇闻了。
唐朝贞元年间,有个叫阳城的人和他的三弟隐居在陕州的夏阳山中,两个人发誓一辈子都不结婚住在一起。他们虽然住在一间屋子里,每日粗茶谈饭,睡着草编的席子,盖着粗布做的被子,但两个人都快快乐乐地过着每一天。
后来他们遇到了灾荒之年,他俩便隐藏踪迹不与同乡的人来往,怕有求与别人。他俩采集桑树和榆树的皮切碎了做粥吃,在这种条件下仍然坚持从书中学习诗词,从来没有间断过学习。他们有一个仆人叫都儿,他与主人同心协力,虽然过着苦日子,但精神上却始终快快乐乐的。。
知道阳城的人们将他比作三国时辞官的管宁。当时同乡的人看到他们这样穷困,都很尊敬他们,人们赠送给他们的食物如果稍稍好一点,他们就不肯接受,或是扔给饿鸟去吃。有一次同乡人暗中送给他们十几杯米糠,他们就地吃了。
山东的诸侯听到他们的行为高尚,就派使者送来五百匹缣。阳城没有收下,使者按照命令不收就不回去,结果阳城只好将缣堆到屋子的角落里,以后从来也没再使用过。
不久,有个叫郑倜的有节操之人,为了办理丧事,找亲友借钱也没有借到,回来路过阳城的门前,便进屋拜见阳城。阳城看郑倜一副悲伤瘦弱的样子,就留他住了十多天,并问他悲伤瘦弱的原因。郑倜就把情况告诉了阳城。
阳城知道后说:“我被你的品德节操所感动,这里有诸侯近来赠送的物品,放在这里也没有用处,全都送给你,以尽孝道吧。”郑倜推辞不要,阳城说道:“这东西不是我所需要的,你还推让什么呢?”郑倜就说:“你既然给了我这样不寻常的恩惠,我愿意办完事后,做你的奴仆以偿还你的恩情。”说完便走了。
郑倜在东洛办理完丧事以后,回到阳城这里以履行自己的诺言。阳城对他说:“你如果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留在这跟我一起学就可以了,何必要当奴仆呢?”郑倜听了流着泪说:“要像你说的这样,我这个卑贱的人该是多么的幸运啊。”
不过在读书记忆方面,郑倜很不擅长。一个月以后,阳城叫他背诵当时的古诗,虽然郑倜不停地学习,可是一旦跟他讨论,他一句也回答不上来。郑倜非常惭愧,阳城对他说:“这主要是因为你和我弟弟太亲近了,所以效果不好。这里的北面有一幢高大的茅屋,你可以到那里单独学习。”郑倜听了很高兴,立刻搬了进去。
又过了一个月,阳城去看他,与他讨论起诗经中的《国风》,郑倜虽然用功,但竟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他感到十分地羞愧。结果在阳城刚走出二三十步,郑倜就吊死在房梁上了。送饭的童子看见后就告诉了阳城,阳城当时伤心地哭得要昏死过去。他令仆人备酒祭奠郑倜,并且作了祭文亲自在祭奠仪式上朗读。
他指责自己说:“我虽然没有杀郑倜,但郑倜却是因我而死。”然后他脱去自己的衣服,让老仆人拿着,然后令小仆人用槚木荆条鞭打十五下。完了再穿上丧服,将郑倜埋葬了。
后来阳城由于这些事情而得到了当地士绅的推荐,从而当上了谏仪大夫以后,向皇帝提出裴延龄不适合当宰相,其言词之诚恳,唐朝的史书上都有所记载。
后来等到阳城出任江华都太守时,每天都做两斛米的饭和一大锅鱼汤,不管是皇帝的使者还是村夫,都让他们自己随便取用,而且还准备了餐具,供大家吃饭的时候使用。这真是让大家都受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