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寻真】中西医结合的真相(图)


中西医结合对中医在大陆的发展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大陆的一项医疗方针,最早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毛泽东提出来的。据《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记载:毛泽东说他既没有看过中药书,自己也不信中医,不吃中药。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懂中医,却提出来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只能说这是共产党众多的拍脑门决议中的一个。我不能猜测毛泽东搞中西医结合的动机是什么,但是却对中医在大陆的发展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的中国大陆,中医看似很繁荣。中医学院毕业人数一再增多,我十几年前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们一届才一百五十多人,现在一届研究生都达到了六七百人甚至更多。中医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最大的中医院床位数都已经近3000张了。可是在中西医结合这种方针的指导下,中医却越来越走下坡路了。中医院里面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西医学的知识,一个学西医的反而可以在中医院里干得很好。因为老师大部分都是用西医看病,所以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会用中医看病,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在临床也带教学生,有时和他们聊天。他们中居然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医,很多人报考中医学院都不是本意,或者是被调剂到中医的。而且他们大部分人没有中医的思维,看病都是从西医角度出发。所谓中西医结合都被结合到西医那里去了。

试举几个临床常见的情况。

一、炎症,必用寒凉药。一看咽炎,嗓子都红了,或者还伴有发热,黄芩、石膏、板蓝根、大青叶等就开上了。其实炎症发热是现象,本质不一定是有热,要不张仲景用热药治疗热病怎么解释呢?伤寒论里面有麻黄汤、桂枝汤来治疗发热病,不都是用的热药吗。这类疾病本质都是有寒,中医以热治寒,所以能治好病。当然炎症也有实热造成的,必须用寒凉药物才行。

二、脑梗塞必须活血,只要病人影像诊断有脑梗死,灯盏花、三七、川芎、当归等药必用。血管都堵住了,还不活血吗?甚至有人为了预防脑梗死,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药,但并没有防住。中医的瘀血非西医的血管堵塞,这是两种医学体系的东西,不可混淆。临床遇到好多脑梗死病人辩证属于气虚、血虚或痰湿等,单纯血瘀的比例不多。

三、高血压就用镇肝熄风汤。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用之指导中医开药本身就不靠谱。而且高血压也未必都是肝阳上亢,好多高血压病人都是元气虚,经络不通所致。

四、还有的把中医的藏像和西医的脏腑搞混,所以把心衰定为心的阳气亏虚,动则应用附子、桂枝;一说到胃炎的治疗就健脾养胃;谈到前列腺肥大,就用软坚散结;讲到肾功能衰竭就认为肾气亏虚;咳嗽咳痰马上清肺化痰,殊不知《黄帝内经・咳论》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中医的脏腑更多的是一种功能单位,不仅仅是实体解剖的脏腑。记得有一本书记载了一个并非虚构的笑话:北京一位资历较高的中医,在得知找他看肝病的一个患者脾已切除时,就连连摆手、不予治疗。他认为自己是很有道理的:仲景曰“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脾脏即已全切,叫我如何治疗?这就是搞混了中医的藏象和西医的脏腑导致的。

五、还有的医生以中药药理学来指导开药,看到反酸烧心的,先写上海螵蛸、瓦愣子、蛤壳等制酸止痛中药;一听说有病毒感染的,肯定用上板蓝根、大青叶等抗病毒药;病人如果有肝功能损害的,五味子、白芍、垂盆草这些保肝药是不能少的。这些都是把中药当西药来用了。大家知道,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医药学领域的伟大成就。但其实青蒿素和中医没有太大的关系,青蒿素没有明确四气五味,用药也不讲辩证论治,严格的说属于西药。如果硬要扯上点关系,那就是她在发明过程中从中医书中获得了灵感。

我不是反对西医,中西医各有所长,比如重大车祸后患者肢体或内脏受损,中医就没有什么好办法,西医的手术就可能会救患者一命。我是说如果要做中医就必须有中医的思维,不能用西医的思维来指导中医的临床。中医和西医是科学发展的不同道路,是神农氏、黄帝等这些半神传给人的珍贵文化遗产,从本质上是不能结合的。所谓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带来的是中医的逐渐消亡。如果真要结合,那就像清末民初的中医汇通派如张锡纯所采取的方法——衷中参西,必须以中医为主体,用中医的理论对西医、西药重新归纳。

中医必须用中医思维来思考,才叫中医,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因为中医思维的丧失,中医疗效普遍很低,许多人对中医逐渐失去了信心。但是最近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中医在民间如火如荼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中医。中医在大陆的再次兴起为时不远了。

 

作者简介:肖川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硕士毕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有十几年中医临床经验。

本文留言

作者肖川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