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端午习俗 哪个是人人都会做的?(组图)


端午节之所以要吃粽子,主要与屈原投江有关。(图片来源:Fotolia)

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因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因此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

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端午节,因家家户户悬挂菖蒲避邪,故又称“蒲节”。

提及端午节,你一定要知道在这一天会进行的习俗有哪些,现在与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一、包粽子

源起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进而衍化成端午吃粽子的风俗。因此,粽子早已成为端午节人人必定会吃的食物。

二、喝雄黄

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有去邪的功能。

三、挂艾草、菖蒲、榕枝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

四、佩戴香包

香包是一种吉祥的避邪物,用各种颜色的绸布做成囊状,里面放置香料,便是香包。以前缝制香包是一项很重要的女红,年轻的女孩子都要会缝。现在不论是商店或街上都能看到各种不同造型的香包在贩卖,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见民众在贩卖香包的摊位上选购各式香包,都令人爱不释手。

五、划龙舟

时至今天,龙舟竞赛已成为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精彩刺激的比赛,亦吸引许多民众在岸边观赏,为选手加油。在划龙舟愈来愈受重视之下,已成为锻炼体力及团队精神的运动,而观赏龙舟竞赛,也成了全家大小调剂身心的最佳休闲活动。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