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居然是女儿节?两件大事不可免!(组图)
端午会进行吃粽子、划龙舟、斗草等活动。雕象牙龙舟(带莳绘鸡形盒)。(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接续〈古代女子都不出门?其实她们会在这天害羞地做这件事!〉一文。
羊腔酒担争迎妇:端午节
古时候,的确有节日被直接冠以“女儿节”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就是其中一个。女子在这一天有两大重要习俗,一个是小女孩要打扮得像小仙女一样美丽,一个是已婚女子要回家省亲。正如明《宛署杂记》所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一连五天,女孩子都要盛装打扮,难道不是她们最期待、最喜欢的节日吗?称端午为“女儿节”再恰当不过了。
那么媳妇们为什么要省亲呢?端午也被叫做“恶日”,人们需要“躲午”,出嫁女就要往娘家躲,于是在宋代就衍生出端午省亲的习俗。《滦州志》载:“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其实不论是不是为了躲午,女子有机会和亲人团聚,在父母膝下重温闺中少女的时光,终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吃粽子、饮雄黄、赛龙舟这些自不必多说,人们在端午还要配戴许多特殊的饰物,以求驱邪避秽。特别是孩童,手腕绑着五彩丝线编织的“长命缕”,颈间垂着形如金锁或钱币的“端午索”。这些精巧的物件,都出自心灵手巧的女子之手。女子自己,也要配戴特制的发饰,叫做“豆娘”。据《清嘉录》描述,女子用丝织品剪成艾叶状,或是人物、虫鱼、瓜果之形,把它们串在一起插在鬓边,这就是配豆娘了。
女子们在端午还有一项有趣的活动,即“斗草”。女子在外采摘花草后,用对仗形式互报手中花草名字,多者为赢;若是儿童斗草,只要用两片草叶交结成十字,两人各拉扯一片草叶的两端,以草不断者为胜。
斗草名当然更加风雅、巧妙得多,比如“君子竹”对“美人蕉”,“星星翠”对“月月红”,参赛者不仅要熟知花草的各类名称,更需要敏捷的文才和丰富的学识,才能脱颖而出。此外,唐朝出名的安乐公主,就喜欢在端午斗草,看来斗草是上至宫廷、下至百姓都钟爱的游戏。
颐和园长廊彩绘:牛郎织女鹊桥会。(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年年乞与人间巧:七夕节
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是不是很值得纪念呢?历代文人对此多有吟咏,既有“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幽怨,也有“两情若是久长时”的忠贞,所以到了当今社会,人们更是把七夕当作东方的“情人节”来庆祝。不过这些浪漫的笔触是属于文人的,其实古人视七夕为不吉利的日子,更没有人把它和姻缘联系在一起。
就像《红楼梦》中的巧姐儿,生日就在七夕,她的母亲王熙凤就说:“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这才请长寿又贫苦的刘姥姥帮忙取名,刘姥姥想了个“以毒攻毒”的法子,取名“巧姐儿”,保管遇难成祥,长命百岁。那么七月到底犯了什么忌讳呢?
七月又名鬼月,初一鬼门开,直到三十才关闭,所以在整个七月禁忌颇多。七还是古人忌讳的数字。《淮南子》载:“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阴代表生和死,而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都是七天,七也与生死有了联系。再加上牛郎织女的传说,代表着聚少离多的夫妻,所以七夕这一天,又加重了些伤感意味。
虽然过不了“情人节”,但是对闺阁中的女子来说,这一天却是向织女祈求女红技艺精湛的佳节呢,所以七夕又叫“乞巧节”。古代女子有“德言容工”四德,其中的妇工就是指纺织、刺绣、缝纫等女子从事的工作。擅长女红,不仅反映了闺中女子的修养,更能够照顾家人、贴补家用,所以女子们非常重视针线上的手艺。
既然是向神明乞巧,最重要的活动自然就是祭祀了。在七夕之夜,女子们便在庭院中,陈列瓜果酒食,向牵牛、织女星虔诚祭拜。如《开元天宝遗事》载:“(七夕)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
祭祀过后,女子们就开始各种有趣的乞巧活动了。最早在汉代,女子们开始了穿针乞巧的比赛。《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女子竞赛方式,把线穿过“七孔针”,穿得又快又多的人,就是乞巧乞得最多的幸运儿。
到南北朝以后,七夕节又衍生出“喜蛛应巧”的习俗。《开元天宝遗事》又载:“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七夕当夜,女孩子把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早上查验蛛网,蛛网细密者,就是本年度的第一巧女了。
明清时期的七夕节,还盛行“投针验巧”的习俗,也叫“丢巧针”。《帝京景物略》介绍,女子把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曝晒片刻,待水面结膜,把绣花针投入盆中,针就会浮于水面。观察盆底的针影,如果针影呈现花鸟百兽,或者鞋子、剪刀之类的形状,就说明乞到巧了;如果影子粗如锤、细如丝或直如轴蜡,女孩子还是抓紧练习女红,以期来年的好运吧。
又见花糕各处忙:重阳节
与七夕不同,九九重阳可是古代大吉大利的日子,民间常会举行祭祀祖先、登高祈福、佩插茱萸等活动。而且九与“久”谐音,又蕴含着福寿绵长的祝福,所以重阳佳节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节日。那么,这个节日和女子又有什么特殊的渊源呢?
重阳登高,由来已久,但是附近没有高山的人家,或者是平时很少出门的女子怎么办呢?别急,智慧的古人想出了以“食糕”代替“登高”的法子。重阳糕就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节日美食了,因为糕面上会洒上桂花,所以又叫“花糕”或“桂花糕”。
智慧的古人想出了以“食糕”代替“登高”的法子。重阳糕就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节日美食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书籍,介绍了花糕的普遍样式:面粉加糖蒸成糕状,糕中夹石榴、栗子、银杏、松子之类的果肉馅,或者是猪、羊、鸭之类的肉丝,糕点上插上小彩旗;有人还用粉捏出“狮子蛮王”的形状,放在糕点上,称之“狮蛮”。明《五杂卒》载:“吕公忌曰:‘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花糕在吃之前,长辈们还要把糕点放在放在子女额头上祷祝,以表达对他们的期望和厚爱。
这还没完,家人还要专门迎回出嫁女,品尝家里的花糕。如果女子没法省亲,娘家人可是要难过一整天呢。有《帝京景物略》为证:“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
翻开典籍,我们才知道古代有这么多女子专属的节日。今天的女生们,你们最想过哪个“女儿节”呢?
(原标题:【闺阁雅趣】古代“女儿节”知多少(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