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9年5月1日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标准工时是每周40个小时;就算生产经营情况特殊,也得保证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周的工作时间加在一起不能超过44个小时。
但事实上,梳理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可以发现,近十几年来,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没有一年是低于44小时上限的。
这中间有两年,看上去马上就要降到标准线,可之后又蹭地一下反弹回原点,那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此后,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有所回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却在逐步回落。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0小时,按照一周工作五天来算,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工作9.2个小时。
据《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相当普遍,有42.2%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其中,制造业从业者的情况最为严重,接近六成从业者每天超时工作。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中国人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
根据上述研究报告,中国人每天有酬劳动平均时长为5.44小时,比素以加班著称的日本人还要长。
当然了,工作时长的这个冷冰冰的数字,也可能无法代表有效的工作时间。
日本中京财经研究所此前的研究显示,超过70%的受调查企业承认,因加班而导致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的代价已超越额外工作带来的收益。
通过整理OECD(经合组织)各国相关数据,工作时长和生产力真的不成正比。有些工作时间长的国家,每小时劳动所创造的GDP反而更低。
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工作时间最短的德国、丹麦、挪威三国,每小时劳动所创造的GDP都要比工作时间最长的墨西哥、韩国、智利高很多。其中,全年工作时长为1356小时的德国,每小时劳动所创造的GDP为72.2美元,这是全年工作时长2257小时的墨西哥的3.3倍。
这样看来,抛开劳动人口数量不谈,对于某些国家的劳动者来说,在单位时间内创造价值有限的情况下,勤劳致富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在《我们子孙的经济可能性》一文中,凯恩斯预测到2030年,生产率增长将会导致闲暇时间极大增长,每周工作时间会减少到15小时。
这个预测现在看来是有点过了,但我们把时间拉长一点就可以看到,经合组织各国劳动者每小时劳动所创造的GDP在逐步提升的同时,年均工作时长确实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
以中国的邻国日韩为例,1970年日本人年工作时长为2243小时,跟现在中国人的工作时长差距不算太大,可到了2017年日本人的年工作时长已经降到了1710小时;2008年韩国人年工作时长为2209小时,到2017年下降到2024小时。
今年4月,日本对加班时间上限加以限制的新法规开始实行。根据规定,大企业的年加班时间最长需控制在720小时以内,包含休息日加班在内,月加班时间需控制在100小时以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