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关系纪录片《惊涛拍岸40年》(下):从“不沉的航母”到“成功的故事”(图)
2016年12月台湾总统蔡英文与美国当选总统川普通电话(图片来源:台湾总统府/美国之音)
【看中国2019年4月29日讯】就在美台双方纪念《台湾关系法》40周年,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之际,中国派出24架军机与五艘舰艇进行绕台演训,并以轰炸机模拟对台攻击,两岸关系再掀惊涛骇浪。美国之音特别制作美台关系纪录片《惊涛拍岸40年》:从“不沉的航母”到“成功的故事”,藉由“历史之镜”,对照40年来美中台这盘三角棋局的变与不变,探讨美国对台政策是否可能再次转向?同时通过美台历任总统专访与美国在台协会前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对他父亲的回忆,细述台湾是如何从“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蜕变成为一个“成功的民主故事”。
驻台美军家属的年少往事
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Stephen M. Young)的父亲杨恩上校(Mason J. Young,Jr)曾在麦克阿瑟将军麾下服务,1963年到1965年以中校军衔派往驻台湾高雄的美军顾问团服务。
军人世家出身的杨苏棣13岁时与家人一起在高雄的驻台美军社区居住过两年。这位目前已退休的美国外交官与妻子费雯俐(Barbara A. Finamore)住在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杨家祖宅。美国之音记者特别前往这栋已有216年历史的家宅采访杨苏棣。访问当天杨苏棣虽因刚动完膝盖手术而行动不便,但仍拄着拐杖步上二楼,向记者展示当年麦克阿瑟将军亲笔签名送给他父亲留念的照片。
他指着墙上的这张照片对记者说: “麦克阿瑟将军当年称赞台湾是美国'永不沉没的航母'! ”
美台关系纪录片《惊涛拍岸40年》(下):从“不沉的航母”到“成功的故事”(视频来源:美国之音Youtube频道)
杨苏棣在专访一开始便回忆起他年少时父亲在高雄执行协防台湾任务的情景。他说:“毛泽东那时仍很好战,他们曾经炮击马祖和金门岛,台湾海峡时有冲突。我当时经常骑着自行车到位于左营的海军基地。我记得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们必须到港口去,因为有事发生,所以我们就骑着自行车过去,在港口看到台湾的一艘驱逐舰,跟解放军鱼雷艇交火后在舰侧被炸了这么大的一个洞。”
直到多年之后杨苏棣才知道,当时的美军顾问团除了协防台湾,其实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我父亲当时的官阶是美国陆军中校。他后来跟我说,虽然当时我们的任务是努力确保他们(台湾)一旦遭到解放军袭击,可以准备好打防御战,但我们也十分担心,在'大跃进'灾难之后,蒋介石可能借机反攻大陆。所以当时美军要做的是,当国民党军队进行两栖登陆演习时,顾问团成员对任何可能性都要保持警惕。”
在访问中笑称自己是“新台湾人”的杨苏棣,时常想起在高雄度过的那段青涩的年少岁月。与同伴骑着自行车悠游港边、向三轮车车夫学中文、在码头观看美军第七舰队,还有后来在玉山上向妻子求婚,都成为他难忘的台湾记忆。杨苏棣至今仍对当年观看国民党最高领袖蒋介石阅兵的画面印象深刻,他还学起当时的台湾民众举起右手高喊:“光复大陆! 光复大陆!”
非官方关系与事实上的大使馆
美台断交之后,美军第七舰队在台湾的分遣队撤出。随着蒋介石之子蒋经国总统的去世,“反攻大陆”的口号也走入历史。而美国与台湾,则是依照《台湾关系法》,由美国在台协会(AIT,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与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CCNAA, Coordination Council for North American Affairs) 继续所谓的“非官方关系”。
“《台湾关系法》创建了美国在台协会(AIT),相当于某种事实上的美国驻台湾大使馆,”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Brent Christense)在位于信义路的办公室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
“美国在台协会AIT是我们维持与台湾关系的工具。”前众议员沃尔夫(伍尔夫, Lester Wolff)说。
沃尔夫在卡特政府承认北京并与台北断交时任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是《台湾关系法》的重要推手。
刻意的谨小慎微
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还特别以他1981年派驻台湾时的个人经验,谈到了当年美国政府为维持美台关系非官方性质而刻意采取的一些谨慎措施。
“我外派台湾时,虽然是美国政府付我工资,但我必须正式辞去外交系统的职务,”他说。
杨苏棣还说:“我们不能到(台湾)政府官员的办公室去见他们,如果要见面,不得不到餐馆、茶馆或其他地方,这种谨小慎微很不自然。”
沃尔夫议员对国务院当年对台湾刻意设立的繁文缛节颇不以为然。他说:“这是一种虚构的关系,一种虚构的操作。你怎么可以考虑通过一个号称独立的机构来处理外交问题?这很精明,他们不是政府雇员,但是却在政府工资单上。我是说这完全是一种虚构的关系,但我认为现实是它(美国在台协会)非常重要,就像美国这边的TECRO(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在美国一样。”
前台湾外交部长钱复1980年代曾担任过台北派驻华盛顿的代表。他也有类似不愉快的经验。他在台北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回忆说,美国国务院对他这位台湾事实上的大使设下严格的“三不限制”:“国务院不许我们把双橡园用作大使官邸,我可以在里面睡觉,但是在名片上却不能用那个地址,第二个不能举办国庆酒会,第三个不能在双橡园举行外交宴会。”
反思“一中政策”
杨苏棣说:“回头看,这是很愚蠢的,我们本来就应该干脆地说,不要这样做。”
按照2003年的《国务院授权法案》,派驻台北的美国外交官不用再走先在名义上办理离职手续的过场,美国国务院和其它政府机构可以把自己的雇员直接借调至美国在台协会。
杨苏棣说:“与台湾保持非正式关系,并不意味着你要怠慢他们,我们可以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我们的好伙伴,即使双方的关系是非正式的。”
沃尔夫说:“整个‘一个中国’政策的问题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东西,我们有‘一个中国’的政策,与中国打交道。我们还有一个与台湾打交道的政策,就是《台湾关系法》。”
美台关系逐步改善
钱复说,当年他们忍辱负重,终于赢得了美方的信任,让美台关系得以稳步改善。
他回忆说: “收到雷根(里根)总统的请帖、布希(布什)副总统的请帖,舒兹(舒尔茨)国务卿的邀请函,我也乖乖的问:可不可以去?不可以一次我就画一横,正字接到差不多十个了。他们开始对我有信心了。”
曾任台湾外交部长和驻美代表的程建人对美国之音说: “回想这40年是对的,真的是一步、一步,台美关系的确是一步步地改善。”
1994年,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美国办事处改名为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2011年,双橡园第一次举行双十酒会,美台之间的外交限制逐步松绑。2018年,川普(特朗普)总统签署国会两院无异议通过的《台湾旅行法》,促进高层互访,美台关系更上层楼。
美台关系历经风雨
过去40年来,美台关系虽然在整体上逐步改善,但也历经了不少的惊涛骇浪。
1982年,里根总统签署逐步减少对台军售的《八一七公报》,同时又对台湾提出“六项保证”。
1989年,在老布什总统任内,中国出兵镇压以天安门广场中心的民主示威,成为美中关系的转折点。
1995年,台湾总统李登辉访美,在母校康奈尔大学发表《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英文演说,并强调“台湾经验”是奠基于和平的政治演变,并且是在稳定而持续的经济发展上所累积的成果。
针对李登辉访美,中国召回驻美大使以示抗议,并在闽南沿海地区举行导弹发射及军事演习。
台海导弹危机
96岁高龄的李登辉在《台湾关系法》40周年之际接受美国在台协会访问时回忆了当年访美的情景,他说:“美国与中共关系很密切,尽量不让我去,可是康奈尔大学校长一直主张,主张要让我去,当时国会的会长、还有很多人到机场来欢迎我。"
当时台海情势一触即发,空军战机起降频繁,股市房地产暴跌,民众惶惶不安,但李登辉回忆此事时仍对自己当年的强势作法颇为自豪。他说:“95年去康奈尔,96年选举,中共发射飞弹,修理台湾,对不对? 所以美国就派航空母舰从日本横须贺港航空母舰来台湾,修理中国,中国才静下来啊。那时候我很强啦!中国拿台湾能有什么办法,对不对?我发声反对中国的飞弹,根本都是假的,哑巴弹!”
台湾开启民主化
1996年3月,台湾举行了华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总统直选,李登辉当选。他在5月宣誓就职,开启台湾民主化。
2000年,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与吕秀莲当选正副总统,结束国民党50年执政,台湾完成首次政党轮替、和平的政权转移。
美国催生台湾民主
美台断交和《台湾关系法》诞生40周年之际,在美国之音提出访问申请后,前总统陈水扁在他的脸书上发布视频回应。他回顾说:“美国支持台湾的民主,1996年台湾举行历史性第一次的总统直选,中国制造台海飞弹危机,克林顿政府派出两艘航空母舰保护台湾的安全,让台湾历史性第一次的民选总统可以顺利来选出,当然还有2000年阿扁要来参选总统,那时候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在选前三天来说,支持台独没有好下场,陈水扁:如此文攻武吓,文的来、武的也来,但是阿扁和我们李前总统,完全没受到中国因素的影响,当选台湾的民选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总统。”
当时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的杨苏棣动情地回忆起2000年3月陈水扁的胜选之夜,他说:“那场面非常令人兴奋,人群成千上万,我们也在那里。当确定他胜选的那一刻,人们全为之疯狂,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了台湾人的总统。”
回顾台湾的民主之路,陈水扁认为美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说:“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这条路不是说那么好走,所以最终台湾可以来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开放报禁,可以举行国会全民改选、省市长的民选, 到最后总统可以直接由人民投票选出,从头到尾,全部都有美国的因素,所以台湾的民主化,是美国政府这样地来帮忙,若要说一句比较通俗的话,就是‘助产士’。”
“一边一国” 与反分裂法
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的说法,搅动了美中台关系。
2005年,北京提出《反分裂国家法》,有意藉此与美国的《台湾关系法》分庭抗礼。《反分裂国家法》明列对台动武的三个条件:1.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方式名义、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2.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3.和平统一的条件完全丧失。
“外交休兵” 和缓两岸关系
2008年3月,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高票当选。他但任总统之后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路线、“和陆、友日、亲美”的战略以及“外交休兵”的主张,缓和两岸关系。
2015年11月,马英九在新加坡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历史性的“马习会”。
“马习会”事先知会美方
马英九在台北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特别透露了“马习会”幕后的美中台三方互动。他说:“马习会结束了,我们的专机回到了台北一个小时之后,在美国华盛顿有六个单位,包括国务院、国防部,还有国会的各种党团都发表声明表示肯定,这在以前是没办法想象的。在以前好像都是敌人,我选择美国就要跟大陆为敌,我选择大陆就要跟美国为敌。可是我们做到的是,我们在跟大陆进行最高层次的会晤的时候,美方反而表示支持。而且我们是在开会前五天跟大陆最后一次谈判的时候,大家相互同时提醒对方,我们要跟老美打个招呼。”
马英九强调说:“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和我们的驻美代表沈吕巡,同时打电话给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你可以想象美国当时接到电话的时候是多么的欣慰。”
马英九对美国之音说:“美国对我们的安全国防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样的,我们跟大陆也要发展一个和平的关系,才不会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
2016年1月,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当选,成为台湾第一位女性总统,台湾也再一次完成民主政党轮替。同年11月,共和党人川普(川普,Donald J.Trump)当选美国总统。
川普与蔡英文通话
2016年12月2日,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接获蔡英文总统的祝贺电话,打破了1979年以来的惯例。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在台北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回忆当时两人通话的情景。
吴钊燮说:“川普当选上任之前,接获蔡英文总统恭贺的电话,我当时就坐在旁边,听到了两位领导人之间非常温暖的对话,显见台美关系真的非常深厚。两人的通话的长度大约是十分钟左右,并就区域情势交换意见,我们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恭贺川普总统当选,而川普总统也非常高兴地形容他选战的过程,双方认为台湾跟美国基于共同的价值、共同的利益,也都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更好的台美关系,这个通话是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
川普在接受福克斯周日新闻(Fox Sunday News)专访时为自己辩护说:“我接了电话。我是在这通电话打来之前大约一两个小时才知道…我不想让中国给我发号施令。我只是接了个电话,不是我主动打过去的,这是一通很简短的电话,恭贺我胜选,很好的一通电话,简短的通话,为什么要让其他国家来告诉我不能接个电话?老实说我认为如果不接这个电话会很失礼。”
川普还说:“我完全理解‘一个中国’政策。但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受‘一中政策’的束缚,除非我们就其它事情与中国达成交易,包括贸易。”
大棋盘与美中台
40年前,美中苏大三角翻转美中台小三角;40年后,大国交易再次牵动美中台三角棋局。2018年底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20国集团首脑峰会上,美中俄三方互动成为最大看点,美国总统川普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美国将与俄罗斯和中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
而40年前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前美国总统卡特在亚特兰大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谈到了苏联40年前的反应:“他们相当愤怒,以外交方式攻击我们,用尖酸的话语抱怨我们,说美国和中国联手对抗苏联,但我最后还是安抚了他们,包括当时的苏联元首勃烈日涅夫。后来我们与这两个前对手都相处得还不错。”
台湾外长吴钊燮认为,40年前,台湾在全球地缘政治的大棋盘上的确只是一枚命运受人控制的战略棋子。他说:“40年前,那时候是美国跟苏联冷战的高峰,美国希望跟中国结盟共同对付苏联,在当时这种背景之下,台湾真的是被当成棋子给牺牲掉了。”
台湾前副总统吕秀莲说:“(美国)过去认为我们可以联合中国,让中国和平转移对付俄国。白邦瑞(Mike Pillsbury)那本《百年马拉松》就承认错误,当年主张美国‘联中抗苏’,认为中国会改革开放,跟在美国站同一阵营来对付俄国,没有想到养虎为患,今天中国强大了,回头来吞噬美国,抢美国的老大地位。”
美国政策再转向?
40年前关系正常化的美中两国,40年后陷入贸易战与战略对抗。美中建交40周年之际不见高层官方庆祝活动,取而代之的是一轮接一轮的贸易谈判。
川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的经济智囊、中国副总理刘鹤会面时向媒体表示:“我认为美中达成贸易协定对全世界是好事,对美国好对中国好对全世界也好,我认为这非常重要,大家且拭目以待,我们从来没有与中国达成过这样的协议。”
前总统卡特对美国之音说:“我认为长远来看,美国人民会发现,与中国好好相处对我们自身的繁荣、我们自身的和平与美好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在川普总统政府下,我们关系暂时有所退步,但我无法预测未来下一任会怎么做。”
吕秀莲认为,台湾的战略价值在美中对抗的情况之下,更应该受到川普政府的重视,她说:“美国和中国的‘龙鹰大战’,我们要从这样的架构下来看台湾,川普的幕僚告诉他,台湾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是第一岛链的中心点,也是美国价值的成功故事。”
台湾从“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蜕变为 “一个成功的民主故事”,美国的对台政策是否会在美中战略对抗的格局之下出现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会像40年前那样,再次出现180度的转向?
高雄市长韩国瑜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特别提到过去美国第七舰队驻扎高雄的历史。他说:“四、五十年前,高雄是第七舰队很重要的港口。”
1960年代,骑着自行车在高雄港看第七舰队度过年少岁月的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对美国之音说: “我认为,如果台湾的主权和独立面临直接威胁时,我们袖手旁观,美国的信誉将会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军队的规划人员严肃看待此事。”
解放军机舰绕台
而就在《台湾关系法》签署40周年之际,解放军派出24架飞机与五艘舰艇在台湾东方的西太平洋举行军事演习,并以轰炸机对台湾进行模拟攻击。
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表示:“(中国)派出战斗机与轰炸机绕台,对情势毫无帮助,不但损及台海稳定,也伤害两岸关系以及中国争取台湾民心的努力。”
沃尔夫议员说: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从未同意放弃统一的想法和摒弃武力。今日的国际社会不能再依靠武力解决问题,应该用谈判与和解,而不是对抗。”
与此同时,美国宣布根据《台湾关系法》批准一项金额五亿美元的对台湾军售案,向台湾提供F-16战斗机飞行员培训及相关维修和后勤服务。中国外交部提出“严重交涉”。
美舰频繁穿越台海
美台之间的高层互访、对台军售以及美国军舰巡弋台湾海峡的频率,都在不断地持续增加。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说:“我想美国军舰的活动在南海区域或者在台湾海峡的活动都越来越频繁。他们的做法是在国际法之下,通过国际的水域,他们认为这是例行性的活动。美方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例行性的活动,是经过国际水域。我们认为这是对台湾安全的显示,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台湾自己防卫的能力。台湾面对(对岸)武力威胁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充实我们国防的实力。”
台湾前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台湾有一个不可动摇的资产,就是我们战略地位。我们的确是第一岛链最重要的守门人,这个美国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只有有一天力有未逮的时候才会放弃台湾,无论如何美国不会放弃台湾! ”
地缘宿命 vs. 三角棋局
美国绝不轻易放弃台湾,北京也从未承诺放弃对台使用武力。40年前与40年后,台湾是否面临同样的困境?台湾是否从未摆脱地缘宿命的三角棋局?
40年前,北京在美中建交当天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能放弃用非和平的方式统一台湾的承诺。” 40年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谈话中重申: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40年前,台湾总统蒋经国在回应卡特总统宣布与北京建交的《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中强调:“我们决不与共匪和谈,否则就是自取灭亡!”40年后,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回应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谈话时誓言:“我们绝不会接受一国两制!”
历史之镜 放下恩怨
历史之镜清楚的映照了美中台关系40来的变与不变。
回首当年的关键决择,前总统卡特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卡特对美国之音表示,华盛顿与北京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是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美国的人民的大事。
在1979年底“美丽岛事件”中成为政治犯的吕秀莲在卡特20年前访台时曾当面要求他道歉。“你标榜人权,可是你完全牺牲了我们的人权。我说,包括我在内的我们所有的自由斗士统统被打入黑牢,我说,卡特总统,你要为台湾道个歉!”她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94岁高龄的卡特对美国之音说:“回头看,美中建交还是必须要做的,如同在采访稍早中我提到的,必须要做得很秘密,因为有许多人反对这样做。共和党人反对这样做。许多与台湾打交道的工商利益团体也反对这样做。国务院里也有很多人反对,但我还是决定要这么做,我也成功做到了。”
亲身见证当年美国宣布断交的蒋经国总统的秘书、现任亲民党主席的宋楚瑜回首40年来美台关系历经的风风雨雨。他对美国之音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不是一根绳子,镜子让我们看清过去犯下的错误,绳子则是把我们捆住,将过去恩怨情仇绑在一起,让我们不能够携手合作,为何不放下过去的恩恩怨怨,把手上的绳子解开,相互合作,共同推动未来的繁荣愿景?”
民主蜕变
40年后的台湾早已走出断交震撼,挥别阴霾,发展成为一个美国政府和民间普遍称赞的真正民主社会。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发表演讲时就赞美了台湾的民主。他说: “尽管我们政府将遵守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所反映的‘一个中国’政策,美国始终相信,台湾对民主的拥抱为所有华人展示了一条更好的道路。”
经过40年的物换星移,台湾不再是美国官员口中的问题,而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自由灯塔
吴钊燮说: “1996年台湾第一次推动总统直选,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之后,美台关系起了一个制度性的变化,美国不再把台湾当成战略棋子,而是将台湾当成民主化的典范,过去我们常常听到美国官员称赞,台湾是民主的灯塔,美国最近也常常在说台湾是一个成功的民主故事,是美国可信赖的伙伴,是国际上一股良善的力量,美国对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用过这种称赞的字眼,可见台湾在美国整体对外关系上的重要地位。”
郦英杰告诉美国之音,美台关系现在是前所未有的好: “我们过去有一些共享价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共享价值,我们都是自由的民主政体,说现在的美台关系是处于最佳状态一点都不夸张。”
在台北,一度被荒草掩埋的末任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的官邸变成了充满艺文气息的咖啡馆和电影院;在华盛顿,当年凄风苦雨的双橡园不再庭院深深,成为展示台湾软实力的舞台;而新落成的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内湖新馆则是象征美台关系全方位增进的精神堡垒。
由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率领的庆贺团与包括总统蔡英文在内的台湾官员一道,出席美国在台协会(AIT)举行的“台美40年友谊庆祝酒会”。(2018年4月15日)
前美国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在台北出席《台湾关系法》40周年纪念酒会的时候说:“美国的战略就是要确保,印太区域的自由和开放能够蓬勃发展,而台湾正是美国推展印太战略最好的朋友,台湾是民主的成功故事、可靠的伙伴,也是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更像台湾。”
台湾总统蔡英文在致词的时候说:“美台之间恒久的伙伴关系禁得起时间的考验,让我们一起宣示让台美永续的伙伴关系更上一层楼,让台湾成为连结亚洲和全世界的区域中心,如此一来,民主的灯塔才能为企盼自由的人们带来希望的曙光。”
抉择时刻
面对政治人物喊出的统独口号以及亲美、亲中的不同论述,即将再次迎来总统大选的台湾民众,如何用手中的选票选择对自己最好的生活方式?
回首台湾过去40年来的坎坷与进步以及面临未来的挑战,前众议员沃尔夫说: “台湾是一个经济奇迹,也是一个民主典范,我认为台湾如果能够解决内部的政治问题,我相信这也是当初《台湾关系法》立法的用意,提供这种环境,让台湾人民能够自己做出决定。”
薪火相传
而对台湾友好的美国国会议员们也薪火相传,延续当年制定《台湾关系法》的精神,在《台湾关系法》迎来40周年之际,陆续提出多项友台法案, 包括《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 《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以及《台湾保证法》(Taiwan Assurance Act)。
百岁老人沃尔夫从纽约到华盛顿出席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在双橡园举办的《台湾关系法》40周年纪念活动时,多位美国国会的晚辈议员趋前与他握手、并向他致敬。
沃尔夫对美国之音这样说: “40年的时间已证明《台湾关系法》达成目标,证明我们的关系持续存在,希望双方的关系还能够继续下一个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