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是懦弱、乡愿和伪愤怒(图)
台湾,一直是一个厚道的地方,厚道,就是既有善良,也有包容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使台湾成为一个温暖的国度。(图片摘自网络)
【看中国2019年4月28日讯】在纽约高速公路边巨型告示牌上,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大众运输公司的广告:如果你此时正塞在路上动弹不得,那么你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公视播出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刚刚结束,我从第三集播出开始追剧,深受感动,我看到社群媒体上面的多篇文章,听到周围的同仁及朋友们都在讨论,除了剧情给我带来的冲击、刺痛与温暖之外,也感受到一种希望。
我非常感激剧组的用心,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语重心长,首先体现在他们给这部电视剧起的名字上——《我们与恶的距离》,如果我们看过这部戏,却没能意识到他们在请我们思考我们每一个人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那就实在太辜负了他们的努力。
这部戏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坏人。显然是以台湾这几年发生的几宗重大社会案件中的犯案人,例如,郑捷为原型的角色李晓明,王景玉(小灯泡杀人案)为原型的角色陈昌,算是“坏人”吧,但我相信这部戏并不是要大众思考我们离他们有多远;唯利是图,借资本的力量干涉新闻自由“黎老板”,利用权势关说让已符合出院条件的精神病人继续被医院强制留医的丁立委,这几个角色,算是坏人吗?我相信这两个角色也不是剧作者想要我们去思考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的,他们是高高在上的人。
这部戏有很多让人觉得很想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温暖的普通人,而他们所受到的痛苦和委屈,更多是来自于我们也同样深深同情的另一些角色们。被害者的家人,在试着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又伤害加害者的家人,哪怕他们无数次诚恳地鞠躬道歉,哪怕大家也都知道他们也是无辜的人。为什么一个令人痛彻心扉的惨剧不能随着加害人伏法而落幕,又会有那么多人继续受着霸凌,受着骚扰,受着追求收视率的新闻媒体的进一步伤害呢?电视剧的创作者们通过剧中一个暖男,洪都拉斯所扮演的“News哥”好几次问道:“我们都是好人,怎么会这样呢?”
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撕心裂肺的失去亲人的经历,每个人都难以理性面对,然而,走出伤痛,需要的是面对真相的勇敢,还要跟自己对话,让自己的理性慢慢占上风,才能使我们拯救自己,走出伤痛,并且不致沦为另一个加害者。
台湾,一直是一个厚道的地方,厚道,就是既有善良,也有包容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使台湾成为一个温暖的国度。但这种厚道在慢慢流失,等到台湾失去厚道的能力的时候,她将不再是我们今天那么引以为傲的家园了,她将变成一个冰冷、刻薄、自私、没有人情味的地方。那时,我们就真会与恶没有距离。
我就是从那样一个地方来的。
几十年的斗争,使得那个原本跟台湾一样,有着浓重的厚道基因的国度,变得人人互相防范,同时又互相利用,互相倾轧甚至是互相践踏的地方。
会使台湾流失厚道的原因有很多。媒体追求腥羶刺激,政客追求廉价支持度,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想要找到认同的言论乃至自身的价值,都使得这个社会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恶性循环的改变:媒体为了收视率,就会给予会表演的人物更多的舞台(更长时间的报导,更多的通告),他们也就取得话语权和影响力;当媒体提供舞台,政治人物卖力激情表演时,我们,也就是能够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言论方向的普罗大众,就会受他们的影响追随和发表更强烈刺激的言语。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台湾变得越来越“愤怒”。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剧中,愤怒的人向人权律师泼粪,你也许觉得这是夸张的戏剧表现,现实中不会如此,但实际上每每遇到重大社会案件,就会有人出来威胁辱骂主张废除死刑的团体和推动者;近年来,犯罪嫌疑人回到现场向检察官陈诉犯案过程时被受害者家属追打似乎已经算是固定戏码,好像不去这样做,就不够伤恸,会被邻里不齿,这其实当然是被电视新闻惯出来的恶质“新习俗”。
今天台湾的民意代表在议场质询行政官员,如果不加上夸张的表演,没有指着官员的鼻子臭骂,就上不了晚间新闻,于是这些年的台湾,就被培养出了“呛声”文化,理性而犀利的问政,得不到媒体的关爱,也就得不到观众的认识,也就得不到选票的支持。我们与这样的恶有多远呢?只要问,你曾经在哪个不使用煽动性语言,因此不广为人知,但却勤勤恳恳地尽着自己本分的政治人物脸书上按过赞吗?如果没有,或是你在表演型政治人物脸书上按赞的次数远多于那些理性型,那么,你就是这种现象形成的共犯。
愤怒,是对台湾伤害极大,但却是今天社会上最容易博得眼球的一种廉价表演形式,馆长的窜起就是实例。愤怒,使我们与霸凌,非理性,拥抱腥羶新闻等等的这些“恶”越来越近,离厚道越来越远的一种状态。
愤怒,本是我们面对不满意的政治社会环境时当然会有的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心态,有如剧中受害者家属的愤怒,但愤怒却绝不代表勇敢,不代表热血,也不代表正义!尤其只是“表达”隔着现场十万八千里的“脸书愤怒”。那些理性提出解决方法,或愿意思考的人,并不会比起那些“愤怒”的人有半点不勇敢,不热血,不正义!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但却是在愤怒的情绪中不容易看清的。所以仅让我重复一次:愤怒绝不代表勇敢热血与正义!
今天台湾的所有的这个粉,那个粉,无一例外,都是出于对自己支持者的对手的痛恨之下奋而形成的。而这种盛怒使他们不会听到看到他们所支持的那个人或那个党的任何缺陷、问题,因此那个人那个党也就无需为了得到这些粉的选票去克服和解决那些缺陷与问题。我们的愤怒对于这些缺陷与问题作出了包庇,哪怕是在不知不觉中。
这就是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们这些好人因不愿勇敢承担理性思考的责任,转而走向廉价的乡愿,不知不觉中对这社会上的诸多恶姑息、纵容甚至是培养、壮大!
所以,对于政治人物,请做个负责任的支持者,而不是粉丝。用思考,而不是欢呼去逼迫媒体走向剧中最后所期待的理性方向。用勇敢的同理心去面对可能给我们带来不便甚至危险的社会弱势和边缘人。
如果你是个愤怒者,我理解你,但就像身陷动弹不得的车阵中抱怨恶质交通一样,你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
(原文连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