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中国渗透 台学者:防火墙与经济转型应并重(图)
近年来,中国正透过影响力操作和锐实力入侵民主社会。台湾学者吴介民分析,台湾本身就有统独的分歧,若要有效因应渗透,建构民主防火墙与经济转型缺一不可!(图片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看中国2019年4月7日讯】近年来,世界各国频频示警,中国正透过影响力操作与锐实力入侵民主社会。学者吴介民分析,台湾本身就有统独分歧,若要有效因应中国因素,建构民主防火墙与经济转型缺一不可。
中国因素入侵台湾
澳洲学者汉密尔顿(Clive Hamilton)的著作“无声的入侵:中国因素在澳洲”2017年在澳洲出版时,由于出版社担忧北京报复,而遭延后。这本书的中文版近期在台问世,并由专研中国影响力的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介民为其作序。
吴介民日前接受中央社专访时指出,西方学界主要以中国影响力操作模式(Chinese influence operations),以及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2017年底提出的“锐实力”(sharp power)等两个概念来指“中国因素”。
他分析,“中国因素”在全球渗透的基础模式,都是以商业做统战,透过金钱、物质利益或商业行为,当作政治目的的诱惑交换机制,并针对不同国家、地区而有所调适、演化,因地而异。
吴介民以中国因素入侵台湾与澳洲为例,表示受到语言、文化临近性的影响,中国因素可以轻松进入台湾社会,对澳洲则颇有门槛;因为澳洲人不需要“认同中国”,也没人打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所以可以快速修法因应。
他表示,台湾是民主小国,本身还有统独认同与蓝绿分歧,内部更有一群为数不少的人希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因此要反击与抵抗“中国因素”比较辛苦,相对西方国家弱很多。
吴介民进一步指出,台湾内部对于中国因素有三种看法,大部分的人都对中国影响力感到冷漠、没有识读能力,只有一部分看重民主、主权、自由的人,非常警戒,却可能因此而过度紧张、焦虑。
他表示,还有一群人对中国因素表示欢迎,把它当作“发大财”的机会,这些人包括纯粹生意人、寻租者,同时也有试图利用台湾自由,破坏台湾民主体制的黑道势力参杂其中。
吴介民分析,中共已利用这些人渗透台湾政党、资本,以及所有社会各领域,施展影响力,同时培养代理人及在地协力者,目的是促使台湾内部舆论互相攻击,使民众对民主体制感到冷感,便可借机影响台湾政治。
中共渗透台湾选举产业链图。(图片来源:脸书截图)
台湾应该如何防御
对于台湾应该如何防御中国因素,吴介民认为,政府一方面要筑防火墙,一方面则要推动产业经济结构重整、升级。绝不能只做前者,不做后者,“否则那些整天喊‘发大财’的就让你受不了”。
他表示,防火墙的第一部分,是民主防卫机制,除了立法、行政机制之外,最重要的是透过教育提升民众的识读能力(literacy)。
吴介民认为,台湾正面临主流媒体被中国收买的问题,许多媒体往往配合中共政策,避谈中国经济下行、人权问题等议题。因此,政府必须在社会、学校,乃至对公务人员推行媒体识读教育。
至于防火墙的第二部分,吴介民认为,政府应该盘点台湾产业对中国曝险的状况。例如金融业方面,有许多银行贷款给在陆台商,但随着中国经济下行,这些曝险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必须提出因应策略。
吴介民表示,防火墙的第三部分则是要在美中台三边关系维持稳健均衡。台湾没有改变美中关系大结构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台湾领导人要非常有耐心与智慧去因应美中关系变化,调整政策走向;对内则必须思考如何凝聚团结。
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吴介民认为,早在中美贸易战开始前,中国已在推动产业升级,过去的人口红利没了、污染成本也提高,因此许多在陆台商都已纷纷转移。
他表示,这是全球产业链的重整,不用政府喊,很多企业都在做了。政府要做的是搭着全球产业链转型的浪潮,推出更长远的引导政策,在企业移动的过程中“稍微推一把就够了”。
他认为,这些政策都不是一蹴可及,也没有立即成效,在台湾选举周期极短的政治体制下并不吃香,只能仰赖执政者有明确目标、稳定政策,并且有坚定政治意志做下去。
附注 : 原标题为“因应中共渗透 吴介民:防火墙与经济转型应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