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估值 投资不能舍本求末(图)
很多人在谈估值,往往都在引用市盈率等数据。(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3月31日讯】看到很多人在谈估值,往往都在引用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分红率、股息率、无风险利率、风险补偿贴现率等等数据,如果是像我这种毛估估的一眼胖瘦派,那么这些东西看看大体上也够了,但我看到很多人是在很认真地依赖上面的各种比率做估值分析,我觉得有点,说得严重一点,舍本求末。上述各种比率的基点是利润,而利润往往只是表象,只是结果,可以有各种财务调整余地。
认真的估值需要基于资产,只有好的资产,才能带来未来的现金流,带来利润,而不是带来天雷滚滚。最近大量公司做了商誉减值,那就是坏资产的典型。并不是商誉就是坏资产,而是无法带来未来现金流或未来利润的商誉,那些需要减值的商誉,是坏资产。
一个公司的资产,无论是好的资产还是坏的资产,大部分都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还有一部分无法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叫无形资产,品牌竞争力,护城河,或者参与并购后叫做商誉。所以商誉不是坏东西,它代表了护城河。多少公司能够形成自己的竞争护城河?不会有很多的,所以大部分商誉都是会减值的。
由于大多数公司都没有显著的竞争护城河,所以我们想对一个公司做认真的估值,实际上第一步需要仔细分析它的资产负债表,看看它有哪些资产,哪些负债,比率如何,活下去的概率有多大,活得好的概率有多大。现在谈估值的文章,很少涉及资产负债分析,我这篇小文,希望能做一个提醒。
怎么看资产负债表?每一本财务分析的书都有洋洋洒洒的大篇幅章节,我不展开,先说几个估值时需要特别关注的点,能不能可持续经营(可估值)跟它们很有关系。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是一个恒等式,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这里可以引申出一个核心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如果大于50%,意味着负债已经大于股东权益,一旦借钱投资失败(或者形成现金流回报过晚),债主上门索债,那么股东权益都有可能不够赔。所以投资资产负债率大于50%的公司就要特别谨慎,除非背景强大,信用极好,否则破产前景将若隐若现。
当然债主不可能一起上门逼债,所以资产负债表里把负债分成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一年内要还的债务归入流动负债,同样,资产中也区分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厂房、机器、商誉之类的资产就算很优质,也无法拿来还债,只有现金、应收票据、应收款甚至库存能够很快拿(变现)出来还债,这些算流动资产,如果流动资产不足,那么1分钱难倒英雄汉,那就摊上大事了。所以我们要看好另外一个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个必须大于1,不然需要砸锅卖铁,以后就没得玩了。
其实上面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往往流动性并不好,库存商品即使没有过时,卖起来也很费劲,真要快速变现,与砸锅卖铁也差不多,所以财务分析时会把剔除库存的流动资产叫做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叫做速动比率,这个大于1,就更加安心一点。
另外,在经济前景悲观的今天,我们还要考虑更多一点,那些票据,特别是应收款,在整个宏观经济衰退或者行业周期下行的时候,往往是无法变现或收回来的,只有现金和可交易金融资产才靠得住,所以还有一个更严格的比率,现金比率=(现金+可交易交融资产)/流动负债,这个大于1,称得上十分安全,但是资金运用效率实在有点低,要根据具体公司情况具体分析。
估值的第一步,先不要看能不能活得好(利润),先看能不能活下去(偿债)。上面这几个比率正常,才有可能遇到风浪不翻船。
资产负债表的进一步分析还有很多,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应收应付款增减,库存变化,商誉形成等等,这些都反映出资产的质量和业务模式,而且往往不能只看一张表(时点数据),要分析多年的变化,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如何通过现象看本质,就不是我这一篇短文说得清的,以后有机会结合具体公司再聊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