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猛印钞票 毒瘾越陷越深(图)
中共政权猛印钞票屡戒不断,越陷越深。(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3月7日讯】中共面临中国经济严重恶化,加上美中贸易战重重压力,情势严峻寄望猛药,今年初中国央行送上年节大礼,宣布降准释放了1.5兆人民币。中共猛印钞票救经济,犹如毒瘾恶性循环,显示中共当局几乎束手无策。
中国央行于1月4日表示,将把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RR)下调1%,此举将释放1.5兆人民币。中共为了抢救经济危机,自2018年夏季以来已经采取多次降准等措施。2018年10月也是降准1%,美国《纽约时报》当时表示震惊。
然而,2018年12月中共官方公布的制造业PMI只有49.4%,为2016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也是19个月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制造业表现未因印钞挹注见到起色。
中国制造业急速萎缩中,内需消费依然不振,根据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指出,1月再度大幅降准实为“推动实体经济”。然而许多中国经济专家以及《金融时报》认为,如果没有振兴实业以及经济活力,猛印钞票恐怕无效,看来印钞票刺激经济的子弹“在过去已经打完了”。
另有外商如摩根大通、野村证券等也认为,这份印钞大礼无助中国经济放缓,另外有质疑中共恶劣纪录之专家担忧在中共权贵、党国资本既得利益者操纵之下,这些新钞显然又会被利用投向房产炒作,造成通膨恶化,甚至贪腐渊薮,广大人民将为金融风险付出代价。
目前中国制造业界对前途悲观不敢贷款,1月4日至今短短一个多月以来,果然产生短期房市股市双涨之“老样子”,推动实体经济效果令人质疑。为赚快钱,这波资金大量涌入房市股市之现象,无助于解决严峻的经济问题,对已经病入膏肓的地方债务更是加重负担,亟需更多种政策配套解围。
房产泡沫加速恶化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共为了解围,印了四兆钞票刺激经济,当时这些钱用在扩大基础建设政策。近年来,这四兆经济刺激之恶果浮现,例如钢铁、水泥、玻璃、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泡沫化。
近年房地产行情急转直下,销售下跌,鬼城现象频生,库存居高不下,房地产虚幻的景气,连知名业者都深感担忧,许多房企资金断链,欠债跑路,纠纷频仍。
当今中共持续印钞救市,是2008年以来,过去十年累积之恶性循环现象,人民与地方政府有志一同炒作房产,房产泡沫不但加速恶化,内需消费能力也被房贷所压制,2018年中共央行持续大量放水,制造与消费依然萎缩,金融毒药药效之边际效用迅速递减。
经济泡沫不可能无限扩张,从持续扩张到泡沫爆破的时间点,便是“明斯基时刻”。中国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多次强调,近年务必警惕明斯基时刻。
近期频频警示中国遭遇房地产泡沫灰犀牛、即将面临明斯基时刻的经济学家向松祚,再度强调“中国的房产市场,无论从投资还是从市场,从整体来讲,这个增速狂飙突进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当然从上到下,特别是很多地方政府,仍然希望通过拿到房子,来拉动本地的经济增长,这是他们一种非常虚幻的想法,而且我认为是一种很错误的想法,现在我们还有很多政府,还想将错就错,还想继续搞,他们将一错到底,他们将会为中国的经济制造更大的灾难。”
印钞票应付贸易战
中国经济金融学界乃至当权者当然早就知道金融危机的可怕,不能倚仗持续印钞降准。央行注入太多资金除了引发通膨,也持续助长房地产泡沫化。房价持续飙涨,会吸收大量原本应贡献在实体经济的资金,倘若面临危机,央行又不得不再印钞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如此恶性循环不断,后果不堪设想。
早在2013年,中共高层即为2008年金融泡沫以及房产泡沫等累积的长期问题疲于奔命。当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政府赤字率已过高,警告不能再多印钞票,否则将导致严重通膨。
2014年9月,李克强第二次公开表明中共印钞太多,政府已“决心”脱离靠印钞刺激经济的做法。
然而似乎一有危机,大量印钞还是成了中共救市主要手段。例如2015年中国股市大崩盘,沪指曾于一个月内从5200点暴跌到3500点,惨跌33%。中共只能全力“印钞维稳”,此举必然恶化通膨以及贫富差距,无异于饮鸩止渴。
美中贸易战开打后,中共对过度倚赖大量印钞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防范已趋于疲软,更是束手无策。中共知道猛印钞票是恶性循环,但是此方已经成了中共政权的毒瘾,屡戒不断,越陷越深。
中国有媒体曾统计,2018上半年中国央行就已印了超过4兆钞票,下半年又加印不少,光是9月就曾经一周加印了近6千亿人民币。今年中国物价势必飙涨。
钞票是支付媒介,用以对应该社会商品与劳动之价值,这是一种社会信用关系之凭借,如果猛印钞票,导致超发后与价值不成比例,随即打破此社会信用关系;此举如果一再重复,等于是一再过度消费社会乃至政府之信任程度,到了明斯基时刻,社会与政府信用崩盘,货币无法换得商品与价值,将爆发重大金融危机。
看看正被严重通膨所困的委内瑞拉,想想中国。目前中国真正面对的重大问题,不是影音娱乐节目以及一线城市的光鲜亮丽,而是看不见的明斯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