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的负债观可是真疯狂(图)


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1850%。(图片来源:peshkov/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2月13日讯】上周和前同事吃饭,他是本地农商行的一个支行长,最近调到行里下属的小贷公司去任职。这个小贷公司我知道,董事长互联网贷款公司出身,开发的系统号称可以把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资金来源主要是农商行发的个人理财产品。他们的贷款利率不高,年化9%左右,每个月不用还本金只要还利息就够了。

我说你们这不就是和网络P2P差不多吗,就是投向相对好一些。他点点头,我们聊了聊。其实投向也不好,贷款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一开始对象都是在各个银行借过钱的人,他们按照50%的比例追加授信。后来授信数据不好弄了,基本就采用和银行差不多的授信方式,但我知道他们的授信漏洞百出,基本上靠家庭联保和收入证明来做。而这些东西都不太可靠。我说基于这些东西,系统如何能够把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他说还要加上“我们”的催收,我惊了。

借款人的用途千奇百怪,但其实最终归结起来大部分都用于消费。这几年政策不错,这地方真正想要做小生意的人基本都能在各个银行贷到款。而在银行都贷不够的基本都是为了纯粹的消费。能很明显看到城镇消费能力的提升,开的车慢慢的越来越好了,吃的用的进口的高档货越来越多。

而这些的消费主力都是年轻人,老一辈的消费习惯还是没那么容易改过来。远房侄女读大学一个月生活费2000,手里新款的苹果是分期买的。一表哥刚买了辆保时捷,因为表嫂说开日本车没面子。隔壁邻居的小孩刚买了长城的VV7,。他们都是靠负债。别看股市论坛上人们愁眉苦脸为未来忧虑,三四五线城市与乡村里的青年们很多人都相信日子一年会比一年好。

大致翻了翻数据:《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显示,90后人群消费增长最快,达到70后增幅的两倍,年均消费三年来增长了2.7倍。

汇丰银行最近一个调查说国内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1850%,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

360调查,从年龄上看,消费类贷款人群中90后占比最高,达49.31%,在亚洲同龄人中也第一。

这一届的年轻人很敢花钱。但同时,收入来源怎么样呢?

数据显示,2016年本科毕业生的月薪比2005年增长276%,2016年,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是2005年的3.76倍。于此同时必须消费品与房子的涨幅是不是都大于此?如果未来经济增速下来,收入的增速下来,是不是压力会更大?如果愿意给人们“追加授信”的小贷公司越来越多,那么崩塌时,泡沫破裂的声音是不是会很响?

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里的年轻人很多负债是迫不得已的。掏空六个钱包能付的起房子的首付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的可持续建立在现金流地可持续上,而且不能下降。很多人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紧平衡,一旦某个因素出现波动,大厦就可能倒塌。失业或者行业不景气被降薪,生病或者过劳需要休息,甚至是父母身体突然不太好没办法帮忙带小孩都可能造成现金流的危机。

更多的连此种幸福都追求不起的年轻人,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中有可能彻底放弃了生活。在这些现实上谈生育率是有些可笑的。“三和大神”可能是极端,但如果收入开始滞涨,在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放弃者可能会出现。

2017年我去北京见了一个同学,他住在月租3000块的单身公寓,房间很小,只有12平米,离地铁也有一段距离。他的楼下住了一家四口子,男人大概三十出头每天早上穿上白衬衣去平安卖保险,女人在家照顾孩子加在周围的作坊打打零工。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10年了。我想这样的年轻人肯定也有着在这个城市定居的梦想,但目前看来可能梦想几乎不会实现。

很多问题一直掩盖在增长之下,靠增长来消化矛盾,最终解决问题。是的,我对未来很有信心。但接近10%的增长历史上各个国家都持续了多久?韩日、台港,20年?30年?我们现在已经持续了多久了?恐怕最后都会慢下来吧。而使我们加速的杠杆,在失速时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虽然很多成功人士都对杠杆持谨慎态度。但实际上过去几十年,大多数人发家致富都是靠杠杆。无论是实业还是股市都是一样。能力、眼光、还是机遇、运气,很多时候已经分不清楚了。

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指出:你的成功不见得是因为比其他人高明,而很可能是运气的结果。路径依赖、幸存者优势,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一样的,甚至某种意义上也包括国家。作为投资者,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多思考思考,在投资中选择回避什么,坚守什么,这可能也是我们的价值观。圣经里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大致也是这个道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群兽中的一只猫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