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煞费苦心为永续债背书难解一窘境


中国央行宣布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日前,在中国央行宣布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后,中国银行随即发行400亿元永续债。这意味着宽货币和宽信用的时刻到来,但是实体经济有效信贷仍存窘境。

港台时间1月24日晚间,中国央行宣布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从中国央行换入央行票据;同时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资本市场议论纷纷,中国央行这一举措等同于用国家信用直接为永续债“背书”。

当天晚间,中国银保监会亦紧随央行宣布松绑保险资金,允许保险机构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两大金融监管机构携手为永续债护航,试图打消投资者关于永续债的担忧。

永续债(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是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持有人可以按期取得利息,但不能要求清偿本金。对投资者来说,永续债的债券利息一般相对较高,而风险小于普通股。永续债的发行期限以3+N和5+N为主,债券3年或者5年到期后,发行人可以选择是否延长期限。并且,每个付息日,发行人有权选择将所有应付利息推迟至下个付息日支付,永续债的利息递延支付不构成违约。普通债券一旦延期支付就算违约。

可以看到,投资者没有过多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央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要出面干预,为永续债背书的原因。

据官媒《证券日报》1月26日报道,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在当前信用传导机制不畅的大环境下,为保障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无论是商业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还是鼓励银行配置风险权重更高的民企、小微企业贷款等资产、扩大信贷投放空间,都需要补充资本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而永续债是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重要渠道。

1月25日,在中国央行宣布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支持银行永续债发行后,首发的银行永续债面世。中国银行发行的永续债票面利率为4.50%,全场认购倍数超过2倍,金额为400亿元人民币,可提高中国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约0.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金融监管层为永续债“背书”可谓煞费苦心,但宽货币与宽信用的情况下,却仍面临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窘境。

据《路透社》报道,一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称,“资本约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刚性的,永续债解决一级资本的问题,但因其固有的特性投资者寥寥无几。央行采取这种措施,相当于是为发行和投资进行托底背书,用心良苦,根本目的还是要让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另一位银行高管也表示,整个商业银行系统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资金而是资本不够。“(现在)央行送红包来,你还能不买啊。...监管规则没有明确要扣减资本,比例可以再商量,买过来后可以和央行互换,现在央行把信用风险拿走,等于是市场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央行能给解决了。”

目前,永续债还有三个问题尚待厘清:一是相关法律依据还不明确,特别是永续债的减记和转股属性,与当前中国法律体系不相适应;二是会计处理不明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还需要后续政策的明确;三是对于投资者来说,特别是商业银行将成为主要投资者,其250%的风险权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本文留言

作者文龙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