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都姓李 一个机智伶俐 一个性格暴戾(图)
两个都姓李,个性却不同。(绘图:志清/看中国)
李德裕惊人之语
唐朝名臣李吉甫的小儿子李德裕,小时候长得很英俊,人又很机灵,所以全家老小和邻里乡亲,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名声传到皇宫里,皇帝传令召见,皇上一见李德裕,也马上欢喜上他,情不自禁地将他抱在膝头上说笑。
由于儿子名声大噪,李吉甫当然满心喜悦,与同事们闲谈之际,也就免不了有些洋洋得意,常常有意无意地夸赞李德裕,怎么行,怎么能。宰相武元衡听说,便叫人把李德裕抱来考问。
“小裕,”武元衡弯下腰,笑眯眯地对站在地上的李德裕问道:“你在家里,读什么书呀?”小德裕睁着一对滴溜溜的眼睛,望着武元衡一声不响。
“喂,我在问你!”武元衡以为他没有听见,提高了声音说:“你在家里看点什么书啊?”
小德裕干脆微闭双眼,抿紧嘴唇,闷声不响。
武元衡问了三次,李德裕就是不吭一声。
武元衡火了,便命下人送他回家去。
第二天,武元衡见了李吉甫,又是抱怨又是嘲笑地说:“你说你儿子怎么怎么了不得,别人也说他是神童,我看他是一个呆气十足的小傻瓜!”,接着,便把昨天考问他的事,说了一通。
李吉甫听了又羞又恼,一回家,就把李德裕叫来责问:“你平常何等机智伶俐,讨人喜欢,昨天不能回答武大人的提问,岂非既蠢笨,又不礼貌?!”
小德裕听了,咯咯一笑,说道:“武大人还嘲笑我呢,还是嘲笑他自己吧!他身为宰相,是皇帝最重要的助手,应该首先考问我治国安邦的大事,谁知他竟先问我读什么书。读书的事嘛,是礼部和最高学府查问的。武大人问这些事,我觉得有点轻重失当,体现不出宰相的胸怀和身份,我是不满的,所以拒不回答!”
李吉甫这才转怒为喜,急急忙忙,赶往相府,将原委转告武元衡。武元衡听罢,不觉面有愧色,连声叫好:“小裕一语惊人,真是奇童、奇才,日后定有出息!”
后来,李德裕果然做了太尉、宰相,成为晚唐一位名臣。
李母鞭儿息事端
唐朝李景让,在浙西担任观察使期间,有一次军队内部,群情激愤,气氛紧张,眼看就要发生兵变。
李景让一筹莫展,叹着气,坐等事态的发展。这件事被他的母亲郑氏,知道了,走出内室一看,士兵们一个个瞪着眼睛,说话粗声粗气的,憋着一肚子的怨恨。她把一个士兵找到身边,友善地和他说话。士兵看着李母十分诚恳的样子,就告诉她:士兵的情绪都是对着她儿子来的。原来,李景让性格暴戾,不懂得爱护士兵,军中都有怨言。有一位牙将,当面顶撞了他,李景让竟然命令卫士,用刑杖将牙将活活打死。此事激起公愤,还不知怎样收场呢?
郑氏在军中生活多年,知道一旦发生兵变,不仅儿子的生命和前程丢了,而且对国家,还会带来祸害。这可怎么办呢?事情都是自己的儿子,粗暴蛮横,乱打乱罚,引起的,这帐首先要算到李景让身上。她拿定主意,命人将儿子叫到庭前,当着诸位将士的面,大声斥责道:“皇上把浙西托付给你,你理应把这块地方治理好。可是,你却滥杀无辜,激怒将士,万一由此发生动乱,你如何对得起朝廷和浙西的老百姓呢?”
李母越说越来火,禁不住声泪俱下:“你在任上发生了如此不光彩的事,叫我如何还有脸面活下去呢?你不是想活活气死我吗?这样不忠不孝的人,留着又有何用呢?”说毕,命人剥掉李景让的上衣,狠抽其背,直打得鲜血淋漓,伤痕累累。将士们看到李母这样责罚儿子,气消了大半,纷纷上前求情。
最后,李母饶了儿子,军中的不满情绪,也由此平息。
(均据清代康熙御定《渊鉴类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