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夜市(图片来源:台北市大同区公所/Wikimedia/CC BY-SA 3.0)
【看中国2018年12月14日讯】夜深了,台湾宁夏夜市湿湿冷冷,雨水不断浸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阮蕾的袜子里,但是狭窄的巷弄人声依旧鼎沸,这就是台湾的宵夜文化。而在臭豆腐老店“里长伯”前方,排队人潮更是从没断过。
据《CNA》报导,阮蕾(Leslie Nguyen-Okwu)是一位尼日利亚裔记者,她生动描述“里长伯”高朋满座的景象,“左推右挤”,向自封臭豆腐王和臭豆腐后的老板夫妇点餐,这儿的招牌菜正是炸得酥脆,摆在一层泡菜上的臭豆腐。
阮蕾形容得妙:“和这豆腐相比,就连味道最呛人的更衣室闻起来都会像玫瑰一般,但死忠的客人依旧络绎不绝,排队人龙不断延伸,就像这让人掩鼻的臭味飘散,直到海角天边那样。”
宁夏夜市著名的里长伯臭豆腐(图片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阮蕾说,台湾宵夜文化兴盛,深夜食堂中没有琳琅满目的菜单,大部分摊子有的只是几样招牌味儿,老板专注在一两样招牌菜色,日复一日钻研精进,才能够淬炼出“完美”的味道。
“里长伯”第3代的老板李秀男说:“每家夜市小吃摊的背后,都有着师父的孜孜不倦,以及一代传一代、对延续传统的坚持。可以这么说,好食物的味道,来自师父由衷的坚持。”
阮蕾发表在BBC旅游版的文章写道:“想像一下,有鲜搾的甘蔗汁、滋滋作响的蚵仔煎、喷枪烧炙的牛排、甜滋滋的珍奶,还有肥短可爱的烤香肠,这些都是在露天摊子上,在口水快要流下来的客人面前现点现做,光看着都让人愉快起来。”
对于阮蕾这种外地人而言,在介绍台湾食肆时,宵夜文化总让人忍不住脱稿演出,“如果纽约是从来不睡的城市,台湾应该就是永远不会饱的岛屿了”。
阮蕾说,台湾深受荷兰、西班牙、日本殖民文化以及中式烹饪传统影响,融合民国38年之后外省人带来的菜色,发展出多样的饮食文化,半夜能填饱肚的菜色可谓应有尽有。
在阮蕾眼中,李秀男就像个会动的惊叹号,因为都深夜11时了,李秀男却没有慢下来的迹象,连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也是一样。阮蕾总结道:“低垂的夜幕从不会让人裹足不前,毕竟在台湾,没有所谓肚子太饱这回事。”
专研台湾饮食文化之师范大学副教授陈玉箴说,“宵夜”(消夜)这个词最先出现在9世纪的唐朝,原本是诗意地描述晚上喝酒杀时间这个“消夜”的动作。但是之后含意不断延伸,时至今日,“宵夜”更已经深入台湾主流文化,也反映出台湾人越来越晚睡,渐渐成为不夜社会的现象了。
陈玉箴说:“如果让我形容台湾的夜市,我会说‘热闹’。”她表示,台湾大部分的夜市和深夜食肆都集中在庙宇附近,就是因为台湾人爱“热闹”,拜拜之后常会呼朋引伴吃东西,因此就连很小的乡村,热闹的夜市也是常见的风景。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