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重磅】“中国经济模式”究竟是个什么鬼?(组图)

 2018-10-20 09: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3

通过中国与拉美经济的腾飞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比较,雄辩般证实了一个观点: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
通过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比较,雄辩般证实了一个观点: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
(图片来源: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10月20日讯】编辑按语:这篇文字最早出现在2018年7月大陆一个个人微博平台。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文章的公开发表受到了一些干扰,国内民众需要通过密码解锁启动方式才能看到此文。文章并不是很长,但可谓字字珠玑,平铺直叙出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其解析角度亦颇有独到、值得借鉴之处。鉴于该文所描述的时间框已经出现,我们将全文发表于此,让海外读者朋友们也一起来见证一下作者的预言是否会成真。也希望大家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畅舒己见,发表一下读后感。谢谢!

吴敬琏先生称中国经济是“半统治、半市场化的共同体”。中国经济模式,我给其最新的定义是:政府主导经济的经济模式,它介于计划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之间。我的定义中,中国经济模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市长经济(招商)+ 书记投资(项目)= 债务投资规模扩张模式。

本文探究的“中国经济模式”蕴含于“中国模式”之中。名震世界的“中国模式”,最早出自于《TIMES》杂志前编辑乔舒亚·雷默于2004年曾提出的“北京共识”里。中国官方之前谨慎并没有采用“中国模式”,而更青睐于“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的说法。

中国经济模式的两大核心特征

中国经济模式,两大核心特征:低人权竞争与出口导向型。低人权竞争模式源自中国过去原有的计划经济制度。其中,2亿(今年已达2.82亿)以上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是低人权经济的最大贡献者。

中国经济的最大贡献群体——农民工
中国经济的最大贡献群体——农民工(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经济模式,另一大核心特征就是,出口导向型经济。这也即是曾经的日本模式和后东亚国家普遍的经济模式。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都曾创造过经济奇迹,在上世纪70-90年代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

这种东亚经济奇迹,曾被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克鲁格曼质疑。1994年,在亚洲经济一片看好声中,克鲁格曼语出惊人,他在权威学术杂志《外交事务》双月刊上发表专文,批评亚洲模式侧重于数量扩张,轻技术创新,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宾·克鲁格曼(Paul Robin Krugman)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宾·克鲁格曼(Paul Robin Krugman)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克鲁格曼在《亚洲奇迹的秘密》一文中明确提出,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外两种模式:依靠要素的增长与提高单位投入要素产出效率的增长。前者,在1997年东亚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因为,投入要素是有制约的。后者,依靠知识和创新。世界经济百年来的发展表明,这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克鲁格曼的观点指出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前苏联并无二致——主要靠要素投入(出口导向、密集劳动、高储蓄、高投资)增加,而不是科技进步。因为要素投入总是有限度的,而且边际产出递减,克鲁格曼作出了“亚洲无奇迹”的大胆论断,并认为这种“奇迹”难以持续。

中国经济模式陷阱?

在我看来,所谓“中国经济模式”,最终将被证明后面少了两个字:“陷阱”。或许,未来会被称之为“中国病”,与“荷兰病”、“英国病”一样。正如前总理温家宝对中国经济的中肯评价:“不稳定、 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

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黄亚生通过中印对比,通过中国与拉美经济的腾飞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比较,雄辩般证实了一个观点: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脱离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其成功与不足都可以在其它国家的经历中找到印证。而未来的持续经济发展,还是要依靠市场、法治等要素。

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也就是政府中心主义,其主导经济的观点和逻辑是:政府比市场经济更懂市场、更懂经济。实际上,政府只能创造更多的投资而不是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而投资错误会削弱甚至毁灭价值和财富。

事实上,政府一直都不解决经济中最本质、基础和制度性的问题,碰到根本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就绕道走,回避实质问题。或许,前美国总统里根给政府定义更加准确:“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但政府是“必要之恶”更能表达政府的本质。

1981年的美国总统里根
“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1981年的美国总统里根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中国政府手握一只“多管猎枪”,它们是指哪打哪,枪法很准。这只猎枪的“多管”就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资源,尤其是缺乏约束的货币金融资源。但它们的枪所指向并不是市场经济的猎物,而是它们想要的东西——保持既有的权力与权利、还要维持这种平衡和稳定。

政府自以为可以把经济规律踩在脚下任意掌控经济增长,它们手中的调控武器或“经济遥控器”就是投资和货币。事实上,人们一直醉心于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政府主导投资(地方政府和国企)→ 国有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 → 央行被动超发货币 → 经济规模依赖债务快速增长(资产价格泡沫)。

在这个经济运行系统中,一个支撑点是国家(政府)财政系统的“高税负与低福利”经济(分配)制度。

中国经济模式,用“单位投入产出比”剖析最为简洁。中国经济的现状是:投入越来越多而产出越来越少了。2016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达4.6万亿而GDP增速仅6.7%(该GDP数据还被质疑是注过了水份);而2010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仅2.6万亿而GDP增速为11.9%。有研究显示,如今1元人民币GDP产出,需要5元人民币以上的投入。

概括地说,经济的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只是技术层面的解释;而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模式问题;至于制度层面,就是政府权力越界干预市场作用,也即政府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制衡与约束。

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证明:政府愚蠢之极。而历史上,大多聪明且理性的政府总是出现在前政府把一切都搞得一团糟之后。历史的经验和智慧反复告诉我们:失败并非愚蠢所致而是由贪婪铸就——政府始终是贪婪的,因为政府都是由人组成而不是神仙或上帝,而人性本身就是贪婪的。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是,它们不受限制。

2017年年末,笔者给“中国模式”总结了三句话:路径依赖,积重难返;毛病未改,习以为常;生于土改,死于地产。

自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危机的舞台一直在上演着新剧目,而背景随着主角更换而发生变化。2010年,欧洲爆发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主角是欧猪五国。

接下来,危机舞台的主角轮到中国了。今年以来,配角的新兴国家货币贬值大潮却先于主角出场了。

十月,或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宇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