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慧眼看红尘 张良为何选择功成身退?(组图)

 2018-10-17 00:1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刘邦与张良。(网络图片)
刘邦与张良。(网络图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位名传后世、具有大智慧的人物,他们开创新朝、安邦定国,力挽狂澜……以他们非凡的智慧,成就了旷世的功业。他们不仅具有政治才能,泽惠天下苍生,而且人格高洁,淡泊名利,没有政治野心。对功名利禄无所营求,适时功成身退,也因此更让后世敬仰。汉代开国“三杰”中的张良,正是这样一位智者。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字子房,战国末年韩国人,出身于韩国的功勋世家,当张良成人后,却遭逢韩国被秦国所灭亡,因此与秦帝国有着不共戴天的家仇国恨。他怀着国破家亡的悲痛,散尽所有的家财,到处寻访武艺高强的勇士,准备暗杀秦始皇。公元前218年,张良雇大力士趁秦始皇出巡之机,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但因“误中副车”而功亏一篑。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刺客。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下邳奇遇黄石公 耐心可嘉得天书

就在下邳,他有了奇遇。他遇到了一位老人,坐在桥头。张良在下邳桥上闲逛,那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感到很惊讶,甚至很愤怒,本想暴揍他一顿,但见他是年老,最终还是强忍怒气,下去捡来了鞋。不料那老人却得寸进尺,命令张良道:“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哭笑不得,不过既然已经替老人把鞋捡了上来,干脆就好人做到底,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笑着离去。张良目送老人离去,惊讶得合不拢嘴。老人走了约有一里路,突然又返回来,说:“孺子可教矣。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越发觉得这事古怪、蹊跷,便应允了下来。

五天后,第一次张良按时天明赴约。老者故意提前来到桥上,反而不高兴地责备张良:“与老人约,为何误期?五天后再来!”第二次,才鸡鸣破晓,他就去赴约,还是被老人抢了先。老人比他先到,就生气的责备他与长者约会又再一次迟到!到第三次,他三更半夜就去赴约,终于比老人先到,也通过了老人对他耐心与毅力的考验,证明了他是可以讬付大任的人。

颐和园长廊彩绘──-张良进履。
颐和园长廊彩绘──张良进履。(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老人拿出一部书对他说:“读懂这部书,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以后你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再没有留下别的话。

天亮时,张良看清老人所送之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此事史称“圯上受书”,在《史记》和《汉书》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由此可见,古人是多么珍惜师恩!

他仔细的研究思考之后,终于融会贯通;并且以这部书为基础,辅佐刘邦,开创了汉代开国大业。清代的陈恭尹读到这段历史,非常感慨的写了一首诗:“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也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投效刘邦心系韩国 明烧栈道暗度陈仓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受赵高左右,弄得民不聊生;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张良也招募了一些人马,伺机而动。他曾把《太公兵法》讲给一些人听,别人都没法了解其中的高妙;而讲给沛公刘邦听时,刘邦虽然不学无术,却非常欣赏,而且愿意听张良的意见。因此,他选了刘邦做他投效的对象。

虽然如此,张良依然心系韩国。当时,各路人马中,势力最大的是项梁。项梁为了号召天下,立了楚国的后裔为楚怀王。张良跟随刘邦去见项梁时,请项梁立韩国的公子韩成为韩王。项梁听了他的话,果然立了韩成为韩王,并派张良为韩王的执政。但,韩国本身的力量实在太薄弱了,不能独自成事。于是刘邦把韩王留守在阳翟,自己带着张良继续与秦作战。

刘邦在他的谋画下,势如破竹的攻破了秦都咸阳。出身寒微的刘邦,见到咸阳的繁华,秦宫的美女,就忘了形,只想留在秦王宫中享乐。樊哙劝他不要住在宫中,他不肯听。张良严正的劝告他:“就因秦皇无道,天下百姓痛恨暴秦,您才有今日。如果您才进秦宫,就迷失在繁华声色中,只想享乐,岂不令天下人失望?”刘邦这才听劝,回到霸上屯兵。

项羽不久也到达了,非常妒恨刘邦占了首功,想发兵攻打刘邦。幸好,曾受过张良恩惠的项伯,为了报答张良,前来通风报信;又设计在“鸿门宴”上,让刘邦逃走,刘邦才逃过了一劫。他又请项伯为刘邦讲情,一再的为刘邦说好话,转达刘邦愿为项羽的臣属意愿,请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为了感谢张良,赐给张良黄金百斤、珍珠两斗。张良毫不吝惜的把这些财物全部都送给项伯,请项伯说服项羽把汉中之地封给刘邦。

汉中在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对外交通不便,靠着栈道通行。张良在送刘邦到汉中的时候献计:一路走,一路把走过的栈道都放火烧了;烧掉了栈道,等于断绝了返回关中的通路。这样做,等于向项羽表明了不再与他争霸的心迹;只有让项羽放了心,才能确保刘邦的安全。

张良不忘故主韩成,想追随故主。可是项羽不肯放韩成回韩国,后来更把韩成杀了。张良到这时,也死了为韩国复国的心,全心辅佐刘邦。在他的策画下,虽然“明烧栈道”,却“暗渡陈仓”,刘邦还是从另一条路,回到了中原。先平定了秦地,再向东攻打项羽。以“事成分地之约”,让各拥重兵却心存观望的各路兵马都来投效;并且重用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逼得项羽自刎乌江,奠定了汉朝一统江山的基础。

功成身退不受封邑 甘居留侯闭门静修

刘邦当了皇帝,大封功臣。刘邦认为:张良虽然从不曾冲锋陷阵,但是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功劳,比任何人都大;因此让张良自己在齐国境内,选择三万户的地方作封邑。然而,张良虽然建立了特大的功勋,却并不想当官掌权,他总是从大处着眼,甘愿给皇帝当顾问。

张良说:“当初臣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相遇,这是上天把臣送给陛下。臣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邑,就请陛下封臣于‘留’,来纪念这一番的君臣遇合吧!”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在封赏功臣不周,群臣疑虑的时候,他建议汉高祖先封大家都知道他最讨厌的雍齿为什方侯,以安定人心;在大家都主张建都洛阳的时候,他力主定都关中,以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础;又建议拜萧何为宰相,以平治天下。

这些建言,都证明他的确有远见,而且出发点都是无私无我的。国家安定之后,他因为身体不好,就足不出户,自己闭门静修,不再过问朝政。他说:“我家世代相韩,所以不惜万金,为韩国报仇。博浪沙一椎,震动天下!又为帝王师,封赏万户,位列诸侯。人生至此,于愿已足,现在只希望追随赤松子云游习道,不问世事。”

可知他真是一个淡泊名利,具有大智慧的人,世俗间的功名利禄,完全诱惑不了他。相由心生,像他这样一位“一柱擎天”的开国功臣,其相貌也如美妇人一样,非常清俊秀雅。

参考文献:

1.史记《留侯世家》

2.汉书《张陈王周传》(张良传)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