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被删除的文字:国愈富,则民愈穷!(组图)

作者:蛮族勇士  2018-09-29 08: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3

中国的“国进民退”,其实就是“官进民退”
中国的“国进民退”,其实就是“官进民退”!(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9月29日讯】这篇文章将要讲述三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演化过程。

第一个数据是,1995年以来,中国的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值的演变历程。在这里首先必须解释的是:GDP是一个增加值概念,它的含义大致相当于全社会所有行业的税前利润+工资之和。政府从企业的税前利润中分成,也就是收税。考量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对GDP的比值,可以非常客观的衡量全社会的宏观税负情况。

中国的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率一览表
中国的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率一览表(作者制表)

说明一下,上表中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的国家统计局。根据上表数据所示,1995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仅为10.2%,此后逐年上升,2002年达到15.5%,2010年达到20.1%,至于今年上半年,已经上升到了惊人的24.9%。公共财政收入的9成左右是税收收入,剩下1成的非税收入,主要是各种政府规费以及罚款,也都是由老百姓上缴的。这么看起来,中国近20年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走上坚定加税的路上。GDP固然是一直在迅速增长,创造了“宇宙奇迹”,但是财政收入的增幅还是可以远远的将GDP增幅甩在身后,算是创造了另一个更加惊人的宇宙奇迹。

第二个数据,则是城镇居民个人所得税负担率的演变。注意,个人所得税基本上是由城镇常住居民缴纳的,农村居民基本上不需要缴纳个税。

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所得税负担率变化情况一览表
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所得税负担率变化情况一览表(作者制表)

上表中的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个税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部。各位可以惊讶地看到,从1999年至今年上半年,居民的个人所得税负担率,从1.59%上升到了4.75%,翻了足足两倍。这种增幅如果无法让各位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么还有后面那一栏,个人所得税占公共财政总收入的比值,1999年仅为微不足道的3.62%,此后屡经反复,到2018年上半年为7.79%,同样也是翻了一倍。个人所得税因此从一个小税种,变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核心税种。注意,在目前来说,个人所得税规模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乃是中国第四大税种。

在了解了中国翻了番的宏观税负以及个人所得税负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挖掘一下,中国居民储蓄率的演变情况。注意,由于GDP是增加值概念,因此与GDP进行对比的数据,不能是居民的储蓄余额,而必须是当年度的储蓄增加额。国内经济学界长期瞎扯淡,使用历年积累起来的储蓄余额去除GDP,声称中国人的储蓄率超过40%,全球最高。但是,这帮蠢货对真正的数据一无所知。要是按他们的算法,美国2017年的国民家庭总储蓄余额11.3万亿美元,对比美国当年度19.4万亿的GDP,那美国的国民储蓄率岂不是达到了58.2%?储蓄余额是一年年积存的结果,而当年度的储蓄增加额,则是从当年度的GDP中,也就是从全行业的当年度利润和工资之中,由国民存下来的钱。唯有使用这样的口径,才能真正衡量居民储蓄率的演变。

中国居民历年的储蓄率(GDP口径)
中国居民历年的储蓄率(GDP口径)(作者制表)

从199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在挣扎中提升,从8.3%提升到14.4%。但是此后就进入剧烈下跌模式,到2017年已经下降到5.5%,乃是从1998年以来的第二低,仅高于2000年时的4.7%。要知道2000年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惨烈的经济转型之中,千万国企工人大下岗,经济崩溃论不绝于耳。而2017年的国民储蓄率,居然下降到跟2000年时期一个样。

我们综合上面三个数据演变情况:国家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持续剧烈上升,而居民新增储蓄占GDP的比值则持续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个人所得税负担越来越重。这三者合在一起,揭示出的,乃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经济现象:国愈富,则民愈穷。

責任编辑: 宇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